第50頁(第2/3 頁)
奶孃還想說什麼,寧陽卻呀的一聲叫了起來,說得:&ldo;孝道!對,就是孝道!&rdo;寧陽看著諸葛端雲道:&ldo;王爺孝順母妃的事我們都知道,那要行刺的人會不會也知道?他們難道就像不到王爺會派兩個替身在隊伍裡,而單獨帶著我去北關見長公主麼?&rdo;若是這樣,那他們和迎親隊伍分開走,豈不是勢單力薄,反而危險?
諸葛端雲看著寧陽,起初只是一愣,而後眸中漸漸染上華彩。他沒想到寧陽竟然能想到這一層,看來他沒看走眼,這丫頭是個聰明的。
&ldo;原本本王以為說得太過複雜,你大抵也聽不懂,既然你自個兒看出來了,那便說與你聽聽。&rdo;諸葛端雲道,&ldo;迎親隊伍裡的替身只是個幌子,好讓刺客確定本王是為了怕他們行刺而安排了替身,然後帶著你改道往北關走了。雖然本王也確實要帶著你去北關,但是明日要走的卻不是我們,而是另一波易容成我們的人。刺客盯上的也是他們,他們才是真正的誘餌,真正的陷阱。咱們要在這裡住上三天,三日後再動身前往北關。&rdo;
寧陽聽得張口結舌,暗探這男人真是現在她有些理解他在大夏的內亂裡為什麼能所向披靡了,原來他不是隻有劍用得好。天哪,她到底嫁了個何等厲害的人物?
其實,寧陽不知道的是,迎親隊伍了的替身並非是給此刻看得,也是做給天下人看得。不能讓她坐著八抬喜轎到大夏,已讓諸葛端雲心中有愧,自然不允許她再被天下人詬病,畢竟成親前新郎新娘見面已是有違禮法,何況一路單獨同行?
大夏端王的厲害她瞭解的還遠遠不夠。
寧陽不自覺西歪著頭盯著諸葛端雲,她眼睛裡不經意流露出的感慨好讚嘆成功治癒了某王爺之前心裡的不慡,滿足了某王爺大男人的自尊心。
於是,諸葛端雲當下心裡就做了決定,其實一路上也不必行得太急,帶著這個小丫頭遊山玩水似乎也不錯
恩,就當是補償吧。
36出遊
這日,樊江城的百姓起得特別早,不為別的,只聽說公主的送親隊伍卯時二刻便要出發了,像這樣的大場面一生也不知能不能看上一次,早起佔個好位置觀看說不定還能親眼見見神武端親王爺的模樣呢!
卯時二刻,禮樂起過兩遍,長達千餘米的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地往東去了,人們踮著腳伸著腦袋,幾個老人對著馬上大紅五爪暗紫龍錦吉服的神武端親王爺不停地讚嘆,&ldo;好俊的年輕人!&rdo;老人身旁的幾個姑娘聽了也伸著頭往馬上看,周圍的人注意力全放在諸葛端雲身上,誰都沒注意這幾個剛才說話的老人互相打了幾個眼色。
當隊伍浩浩蕩蕩地出了樊江城,人潮還不肯散去,驛館的後門卻悄悄開了,兩個人拎著小包袱偷偷上了後門停著的一輛馬車,那男子一身淺紫秀蘭的袍子,身上掩不住貴氣,女孩子卻只有十二三歲的身量,水紅色的衣裙,頭上戴著透明沙羅製成的冪帽,從頭披體而下,歲雖全身都被遮蔽著,身上卻也有一種高貴的氣質。兩人上了馬車,車夫駕著馬急急往北門行去。
人群很快就散去了。
然而,世上的事就是這樣令人捉摸不透,三日後,當樊江城的百姓日子都回到往常,一些不被察覺的暗湧也悄悄往北面走得遠了的時候,驛館的後門又悄悄開啟了。這時出來的還是一男一女。只是那男的一身月白淺紫流彩的袍子,看著確實貴氣,可那女孩子確實身粉色的交領裙子,外面罩了件蜜色的半衫,低著頭一副恭順的樣子,看著像個小丫頭。
兩人出了門,也沒叫馬車,只是一前一後往北們走,男人在前面問:&ldo;想好了要去哪逛了麼?&rdo;
小丫頭在後面答:&ldo;不是說了要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