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的答案。顯而易見,這個答案不僅是理性的,而且更符合時代的要求與指向。
其四,“中國模式”是一種以人的全面需求和全面發展為依歸的社會發展模式。從抽象的人民、階級擴充套件到具體、鮮活的個人,從整體的國家、民族擴充套件到個體的人,都堅持以人為中心的理念,這是一種歷史性的轉變,同時也是一種歷史性的迴歸。這裡,轉變是指從片面的、冰冷的社會主義轉向全面的、具有親和力的社會主義;而回歸則是指回歸到經典*主義,即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應當始終堅持的價值目標。正因為發生了這種轉變與迴歸,中國的發展才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顯示出活力與生機。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與理念的確立使“中國模式”更加人性化,同時也凝聚了人類文明的成果,使中國與世界更為貼近。
其五,“中國模式”是一種開始關注社會功能、挖掘社會潛力、發揮社會作用的社會發展模式。它意識到國家、政府等傳統政治領域之外的社會空間的真實存在及其對推動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意識到社會和諧對於化解社會矛盾、凝聚社會力量、促進公民參與的重要意義,因此,自覺倡導建立和諧社會。這顯示了一種新的指向,即從國家政治向非國家政治的轉型。雖說這種指向還不甚明瞭,但它同以人為中心的理念一起,成為“中國模式”的亮點。因為從單純的國家視野擴充套件到非國家視野,充分重視、挖掘、發揮社會力量,包括國內公民社會和全球公民社會的力量,這種轉變是一種更具前瞻性的戰略性轉變。它不僅更真實地反映著中國的與時俱進,而且使中國站到了時代的前列。 。。
探索中的“中國模式”(3)
其六,“中國模式”是一種堅持社會主義,強調民族特色,但同時又倡導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共處競爭、對話合作”的社會發展模式。社會主義是中國的歷史選擇,所以在指導思想、價值目標上中國毫不隱諱自己的主張和立場。中國又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傳統的文明古國,挖掘併發揚中國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在社會發展中依據自身的情況,走中國式發展道路乃是理中之義。但是,歷史與現實又告誡人類,大千世界是一個多元、複雜的世界,社會主義僅僅是一種目標、價值和制度選擇,還存在眾多的目標、價值和追求。我們必須學會在多樣性的價值、文化、制度、社會中對話與合作,學會寬容與相互尊重,在共存競爭中推動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中國在明示自身的社會主義追求與實踐的同時,正在由國際社會的習慣性批判者、革命者轉向建設性的融入者、改革者,以負責任的態度參與國際事務。這既是中國的福音,也是世界的福音。
“中國模式”面臨的問題
“中國模式”既然是一種正在生成、正在構建、尚不成熟的社會發展模式,所以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就不足為奇了。比如*、社會不公正、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較低、資源耗損大、環境汙染嚴重;市場經濟的不規範、不完善等等都是人們常常提到的問題,無疑應給予高度的重視,並採取有力措施予以解決,否則“中國模式”的活力就會被窒息,其積極影響與意義也會被侵蝕、消解。然而,本文所要強調的問題,則主要著眼於人們對“中國模式”的誤解和擔憂,並認為只有對這些誤解和擔憂給予解釋與辨析,“中國模式”才能獲得更好的理解與認同。
首先,“中國模式”是一種社會發展模式,還是一種社會主義模式。這種疑問的提出並非毫無意義,它實際上涉及“中國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和多大範圍內具有可借鑑性。講“中國模式”是一種社會發展模式,就意味著中國的發展模式與道路具有相當的普世性與可比性。它借鑑了人類已有的文明成果,反映了當代人類發展的某些共同性,比如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