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2/3 頁)
非我之本心。你們還是 朝廷赤子,譬如一父母同生十子,二人背逆,要害那八個。父母須得除去那兩個,讓那八個安生。我與你們也正是如此。若這兩個悔悟向善,為父母者必哀憐收之。為什麼?不忍殺其子,乃父母本心也。
你們辛苦為賊,所得亦不多,你們當中也有衣食不充者。何不用為賊的勤苦精力,來用之於農耕、商賈,過正常的舒坦日子。何必像現在這樣擔驚受怕,出則畏官避仇,入則防誅懼剿,像鬼一樣潛形遁跡,憂苦終身,最後還是身滅家破。有什麼好?
我對新撫之民,如對良民,讓他們安居樂觀業,既往不咎,你們已經聽說。你們若是不出來,我就南調兩廣之狼達,西調湖、湘之土兵,親帥大軍圍剿你們,一年不盡剿兩年,兩年不盡三年,你們財力有限,誰也不能飛出天地之外。
不是我非要殺你們不可,是你們使我良民寒無衣、飢無食、居無廬、耕無牛,想讓他們躲避你們,他們就失去了田業,已無可避之地;讓他們賄賂你們,家資已被你們掠奪,已無行賄之財。就是你們為我謀劃,也必須殺盡你們而後可。現在我送去的東西不夠你們大家分,你們都看看我這篇告示吧。我言已無不盡,心已無不盡。如果你們還不聽,那就是你們辜負了我,而不是我對不起你們,我興兵可以無憾矣。民吾同胞,你們皆是我之赤子,我不能撫恤你們,而至於殺你們,痛哉痛哉!走筆至此,不覺淚下。
這樣的&ldo;告土匪書&rdo;簡直像情書。至少在陽明前沒有見過這麼仁義、這麼動情的,只有堅持人性本善的思想家才能如此。
這顆精神炮彈,很有作用。一是直接感動了住在山洞裡的瑤族酋長,如金巢、盧珂,他們率本部來投誠,參加了後來的剿匪戰鬥,尤其是盧珂,破池大鬢時立了功,後來陽明保舉他做了官。二是對暴動部隊起了心理破壞作用,使他們思想動搖、精神渙散,且疑且懼,鬥志瓦解。他們不知道陽明正在反對用土兵狼達來會剿。首領藍廷鳳準備投降。而這時王的部下如伍文定等已率部隊突飛猛進,到達了他們的洞口,是冒雨而至,他們卒不及防,遂倉促敗逃。官兵搗平幾個大的洞巢,陽明也在土匪中落下&ldo;多詐&rdo;的名聲。
那一帶的巢穴已是漫山遍野,就是沒有統一的領導核心,從而沒有協同作戰的能力,幾乎是等著官軍各個擊破。這也是農民軍造反很難成功的原因之一。他們還沒有達到政黨政治的階段,像自然經濟一樣,他們的政治形態也得等待自然發育--假若官軍不及時來圍剿,他們靠互相兼併來形成統一的武裝。往往不等大軍來剿,他們已經互相殺得元氣大傷,幫了官軍的忙。他們受地域、種族等自然因素的制約,不大容易聯合,而且每一粒沙都要自成皇帝,不到萬不得已不肯附屬於別的山頭。相互之間還難免因有些小矛盾而彼此幸災樂禍,觀望不救。根本想不到這回是你,下回就是我。皆因他們都是被迫上山,不可能有什麼打倒三座大山之類的社會理想。最大的願望就是多活幾天,而且是活了今天不管明天,街死街埋路死路埋。走上那條路本身就是掙命式的活法。
難得的是號稱&ldo;徵南王&rdo;的謝志珊,在大敵當前,能夠聯合陳曰能、廣東樂昌的高快馬,大修戰具,還製造呂公「姜子牙」戰車--山地不宜車戰,恐怕是主要用於防禦,譬如可以登高望敵、射箭,或佈置於洞口,發揮&ldo;拒馬&rdo;的作用。他們一旦組織起來,便有了謀略,有了攻防計劃:想承廣東兵在府江時,打破南康,然後乘虛入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