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3 頁)
這話有些太狠了,大掌櫃終究已經不在了,死者為大,我覺得她這樣說一個已經死了的人有些過分,就替大掌櫃說話:&ldo;大掌櫃要是不死說不定就能讓二孃生個娃,再說了,大掌櫃聽你的話,不聽二孃的話,我看他還是跟你最好。&rdo;
奶奶說:&ldo;你知道個屁,大掌櫃是把我當男人用,他要靠我做活呢,你二孃才是他的女人。&rdo;談論男人女人是我的弱項,這方面我的認識還在初級階段,對於這個話題我只能聽而沒有說的資本。於是,我就住口,聽奶奶說。
&ldo;麻煩事情還在後頭呢,你聽聽那天晚上聚齊的時候那個騷狐狸說的啥話?誰給大掌櫃報了仇她就是誰的人,這話是啥意思?就是說今後誰再當了大掌櫃,她就跟誰呢,真不要臉,就想噹噹家婆娘呢,唉,要不是看大掌櫃已經死了,我再尋她的麻煩顯得沒氣量,好像欺負她呢,我早就把她趕得遠遠的了。&rdo;
對這件事我倒有不同看法,我認為二孃不是為了想噹噹家婆娘,她倒好像拿自己當獎品,誰能替大掌櫃報仇殺了紅鼻子,她就把自己獎給誰。她跟奶奶不同,她除了自己再就啥也沒有了。我心裡這麼想,卻沒敢說出來,我斷定,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我說出自己的看法,奶奶絕對會狠狠臭罵我一頓,甚至可能就地讓我皮肉吃苦。實踐已經教會了我,哪些話題可以跟奶奶爭辯,哪些話題應該保持緘默。
天黑下來了,我們也從山裡走了出來,遠遠望去,大山圍攏的平地就像一個臉盆底,縣城就在這個臉盆底上,那一片稀稀落落的燈光就是縣城,我跟大掌櫃來過一次,那一次我們吃了豬頭肉。奶奶領著我直接朝西門走。她盤腿坐在驢背上,悠然自得,這是農家婆婆常用的騎驢姿勢。她向我吹噓,她可以用十八種姿勢騎驢,這一路我看到她騎驢用過五六種姿勢:雙腿跨在驢身上,側腿側身坐在驢身上,側身一條腿耷拉下來一條腿盤在驢背上,有一陣子為了躲避迎面刺過來的日光她還像張國老一樣倒著騎在驢背上,又有一陣子為了讓兩條腿得到充分的休息她還跪在驢背上走了一會兒,這陣子又在驢身上盤著腿,可是如果說她真的能在小小的驢背上折騰出十八種姿勢來,我卻不相信,因為我實在想像不出除了我看過的那幾種姿勢以外,她還能表演出什麼花樣來。要說她騎馬能用多種姿勢我倒還相信,因為馬背終究比驢背寬闊許多,活動餘地大了,表演自然可以更加充分。能用十八種姿勢騎驢,我覺得既不可能也沒必要,再怎麼折騰,你也是騎驢,總不會讓驢騎你,也不會因為你會的姿勢多了,驢就能變成馬或者騾子。
說到騎馬,大掌櫃騎馬倒真是一把好手,他就像粘在馬背上一樣,任憑馬跑得飛快,上高躍低跨河爬山,他都穩如泰山,絕對不會有任何閃失。奶奶跟大掌櫃相比,剛好相反,她不是粘在馬上,而是飄在馬上,似乎馬在跑她在飛,而且她可以在馬上作出很多姿勢,有些姿勢甚至非常驚險。我看到過她倒著站在馬上,雙手背到後面抓馬韁繩,當時我真嚇出了一身冷汗。拿大掌櫃跟奶奶比較,大掌櫃騎馬讓人覺得一個字:&ldo;野&rdo;,奶奶騎馬也是一個字:&ldo;靈&rdo;。他們有一匹大黑馬,通身烏黑,沒有一根雜毛,大掌櫃告訴我這叫烏騅馬,是楚霸王騎的,我多少有一點歷史知識,就問他:楚霸王的骨頭都變成灰了,他的馬怎麼還活著?大掌櫃紅了臉說:我是說這匹馬跟楚霸王騎的馬一樣,並不是說這匹馬就是楚霸王的馬。我又問他:你見過楚霸王的馬嗎?他說:我到哪裡見去呢。我說你沒見過你怎麼知道這匹馬跟楚霸王的馬一樣呢?大掌櫃就漲紅了臉做勢要踢我。我就說你要是踢我你就是馬。大掌櫃問我為啥他要是踢我他就是馬。我說只有馬跟驢、騾子才踢人呢。他就沒敢踢我,怕自己歸入馬驢騾的行列。說實話,大掌櫃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