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行動來了解計劃的內容。斯大林、丘吉爾和羅斯福1943年聚會德黑蘭,也是為了制定聯合行動計劃,當時也沒有對外透露計劃的內容。
2001年之秋……俄聯邦與美利堅合眾國(20)
定居美國的俄羅斯著名作家和記者,對布什和普京會晤的反應也很有意思。詩人納烏姆·科爾扎溫在接受《新報》採訪時說:“我的心情很愉快,裡面有很多原因。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美國人都很喜歡普京。美國人當年逃避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葉利欽,在美國人的眼裡,他們就如同穿著西服的北極熊。突然間,國家元首變成了這樣一個人物,他的行為舉止得當,看上去一點也不遜色於其他國家的領導人。無論和小孩在一起,還是和成人交流,普京的舉止的確都很自如。不管是在華盛頓、得克薩斯,還是紐約的遇難地,普京展現出的是一個有能力維護自己利益,同時又充分考慮別國利益的俄羅斯。這個俄羅斯看上去名副其實,但又不是妄自尊大。和這樣的國家不僅可以交往,而且值得交往。
赫魯曉夫的孫女——尼娜·赫魯曉娃在美國研究生畢業,如今在紐約國際資訊中心工作。她對普京也有類似看法。尼娜·赫魯曉娃寫道:“布什很願意和普京擁抱的原因很簡單:普京的意志和自信吸引的結果。美國人不只是評價對方的軍事實力和地緣政治力量,還特別注意對方的性格力量,即所謂世界先驅的行為型別——冷淡的,非正式的,自信的,平靜的。軍事力量是次要的:首先應該展示自己,征服對方,要讓人相信——我是最強的人,最正確的人,甚至是遭受劫難最多的人,然後才是行動,哪怕採用軍事手段。普京是西方陣營以外第一個按照‘世界先驅原則’與美國打交道的人。普京不僅讓那些習慣於俄羅斯的恐怖壓制(斯大林)、浪漫的心靈(戈爾巴喬夫)和喜怒無常(葉利欽)的美國人感到大吃一驚,而且還把他們嚇了一跳:一個俄羅斯人,從前的特工,就像是按照西方標準塑造的,表達問題這樣準確,看問題這麼通情達理,真是不可思議!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按照俄羅斯的友好方式,將世界競爭讓給了美國,美國針對他們的政治方式——‘讓我們相互擁抱,我們將要交好’——在普京這裡不好用了。普京沒有按照俄羅斯人的建議和美國政治家的警告行事,他沒有特別堅持把主要精力放在北約擴大和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上,他推翻了所有熟悉的概念和老一套辦事規則。俄羅斯總統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他‘不簽訂條約,就不削減核武庫’的堅定決心。依據流露在外的情感,布什發誓要和俄羅斯友好,他認為和普京握手就足夠了,不必簽訂條約。普京態度委婉,但沒有對這個看似友好的提議給予回應。普京做得非常正確:沒有合同,美國人什麼都不會做,現在突然冒出什麼‘誠懇’!不管是遇難者,還是朋友,任何時候都不要相信美國的‘誠懇’,因為美國只想它自己。”
俄羅斯和西方媒體都出現了很多俄羅斯將軍對普京政策不滿的推斷。一家俄羅斯報紙認為,普京可能來不及實現轉折。某些報紙甚至用可能發生軍事政變來嚇唬讀者。的確,有一部分軍人對普京對外政策是否正確提出疑問。俄羅斯從古巴和越南撤出軍事基地,讓他們感到擔憂。謹慎的將軍很難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俄羅斯不是喊著要加入世界反恐聯盟,而是真的開闢了進攻本·拉登和塔利班的第二戰線,向北方聯盟提供大量的武器彈藥,很有可能還派了包括坦克手在內的軍事顧問。與此同時,俄羅斯還給美國開了綠燈,允許他們使用塔吉克和烏茲別克境內的前蘇聯軍用機場和軍用基地。
但是,俄羅斯大多數軍事將領還是支援普京的政策。普京的政策可以使俄羅斯在幾乎沒有損失、不需動用太大力量的情況下,清除俄羅斯和中亞盟國南部邊境的軍事、政治威脅。
與此同時,塔利班和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