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麼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國家主權的完整就會被動搖。到那時,世界上將沒有任何人和任何國家會感到自己是安全的。而今天出現的巨大的不穩定之源會不斷擴大,並在世界其他地區引起消極的後果。”與法國、德國、伊朗、中國以及這次武力行動的其他反對國相比,俄羅斯的宣告更為尖銳。
在衝突發生的最初幾個星期,弗拉基米爾·普京未對伊拉克戰事程序做出任何評價。但他不僅與俄羅斯的將軍們經常會面,而且還視察了俄羅斯太空部隊指揮中心。俄羅斯隨即宣佈,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俄羅斯海軍與印度海軍在印度洋的聯合軍事演習正式開始,俄羅斯空軍戰略轟炸機也參加了這次演習。在此期間,俄羅斯國務委員會在坦波夫舉行會議,會議討論的主題是俄羅斯醫療保險問題。弗拉基米爾·普京在會議結束以後會見了當地記者,他在回答關於伊拉克戰爭的問題時,明確而相當實用地表明瞭俄羅斯的立場:“出於政治與經濟考慮,俄羅斯不願意看到美國失敗。我們希望看到將這一問題的解決轉到聯合國的平臺上。”坦波夫宣告過了不到10天,布什總統宣佈美國獲勝,薩達姆·侯賽因政權徹底垮臺。
在此絲毫沒有必要評論2003年3~4月伊拉克軍事行動的過程與結果。正如後來透露的資訊所說的那樣,美國軍事專家與分析家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制定了戰爭程序的三套方案。按照最樂觀、也是最有可能出現的第一方案:在4~6周之後戰爭就能快速取得徹底勝利,進攻力量在推進時不會遇到真正的抵抗,而城市內的巷戰將帶有區域性和分散的性質,薩達姆·侯賽因政權將停止自身存在,平民的犧牲不會太大,石油開採工業和城市基礎設施都不會遭到太大的損壞,伊拉克不會四分五裂,也不會成為軍閥之間敵對、爭鬥的場所。
華盛頓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的分析家們認為這種方案的可能性佔40%~60%。第二個方案的情況更壞一些,可能性預計在30%。按照此種方案,將用6~12周來獲得勝利。美國軍隊不得不抵擋異常頑強的抵抗,因此犧牲與破壞也要大一些,伊拉克領土上將出現紛爭與衝突,還將有恐怖活動,不排除對美國及其盟國的大規模恐怖襲擊,石油工業的一部分將被焚燒與毀壞。還有一個最悲觀的方案,預計美國3個月、甚至半年之後才能取得勝利。俄羅斯總參謀部當然也有預測,大致情況與美國的第二方案很接近。
但是,伊拉克戰事是按照任何人也沒有預料到的情景進行的。巴格達乾脆沒有巷戰和防衛,戰爭初期只是在伊拉克南部地區有過一些分散的戰役,然後伊拉克軍隊居然消失了。40萬人的軍隊沒有投降,也不是被俘虜,也沒有組織任何游擊戰爭,這支軍隊的軍官和士兵都開小差回家了,“消融”在平民當中。按照專家掌握的資料資料,伊拉克擁有300多架作戰飛機,而空軍和防空部隊共有4萬多人,但沒有看見一架伊拉克飛機升空。同樣消失的還有幾千輛老式的、但完全可以在城市街區作戰的坦克、大炮等。
駐紮在巴格達周圍和城內、聽從薩達姆·侯賽因本人調遣的、倍受稱讚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也沒有露面。這支8萬人的軍隊被認為是伊拉克配備最為精良、最有戰鬥力的精銳部隊。女子營和沙赫德支隊的兵力也消失了。薩達姆·侯賽因和他的幾個兒子,還有伊拉克的大多數將軍也失蹤了。在伊拉克沒有找到任何化學與生物武器。伊拉克的所有特工部門,甚至普通警察都消失了。有幾天,伊拉克全國和巴格達是處在一種無政府的分裂狀態中,到處是趁火打劫的行為。無論是當時,還是在幾個星期之後,都沒人能夠或者說沒人想對這些現象做出任何解釋。美國自己的專家也無法解釋,為什麼沒有一座橫跨提克里特河和葉弗拉特河的橋樑被炸燬;為數不多的穿越沙漠的道路也沒有被炸燬,美國的裝甲部隊就是沿著這些道路挺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