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993年,他則主要努力為西方投資創造良好的條件。在聖彼得堡市開辦第一個外匯交易所上,普京做了大量工作。此外,他還促成了聖彼得堡市政府與西方投資者簽署了許多經濟和意向性協議。對外經濟委員會還邀請德國金融界人士到聖彼得堡來。沒有普京的努力,德累斯頓銀行根本就不能開門營業,這是俄羅斯境內第一批外資銀行。數目較大的外國投資還有“歐洲飯店”、“涅瓦帕拉斯飯店”等。
與其他人相比,普京的工作能更多地受到阿納託利·索布恰克的肯定。索布恰克知道,許多人稱普京為聖彼得堡的“灰衣主教”,但索布恰克卻沒有因此表現出任何擔心和顧慮,相反,他託付給普京的事情越來越多。後來索布恰克本人也承認:“我認為普京有能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離開聖彼得堡的時候,索布恰克繼續給普京留下自己已經簽好了字的市政府的空白公函紙。這表明他對普京的高度信任,而普京也非常珍視這種信任。另一方面,如果在一些重要檔案上發現普京還沒有簽過字,索布恰克也從來不輕易簽字同意。
那時,有關索布恰克的新聞很多,他在聖彼得堡、甚至全俄羅斯政壇都有許多對手。共產黨和左派報紙經常將索布恰克比作西方影響的“代理人”。尖銳批評索布恰克的甚至還有許多民族主義者和民主派。不過,這段時期卻幾乎沒有任何有關普京的負面訊息。他是一個奉公守法和勤勤懇懇的官員,並且不想幹政。
不過,他不得不經常參加調解衝突,而其中相當多的是由於索布恰克的虛榮和傲慢所導致的。
作為全俄政治家的阿納託利·索布恰克
擔任列寧格勒市蘇維埃主席的職務以後,索布恰克繼續參加了幾乎所有全俄性的政治活動。所以,在俄羅斯,甚至在國外他都被繼續看作是全俄性的政治家。在國外,經常有訊息稱,他可能成為俄羅斯將來的總理,甚至是總統。這對葉利欽刺激很大,他對索布恰克的態度也變得越來越冷淡。索布恰克認為自己不僅是俄羅斯民主運動的重要參與者,而且還是領導人之一。他是蘇共和俄共的反對派,然後在蘇共二十八大上又和葉利欽一樣示威性地退出會議。但是,索布恰克不是葉利欽圈子裡的人。他公開對葉利欽的一些行為和講話表示不贊成。索布恰克曾對一些人說過:“我無法成為葉利欽班子裡的人。”
蘇聯最高蘇維埃解散後,我僅見到過索布恰克一次,他對我說他不僅孤獨,而且還感到失望。他覺得很厭倦,言談舉止中也失去了1990年我們曾看到的那種激情和張揚。1992年《首都》雜誌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對“索布恰克從政30個月”的結論並不十分樂觀。謝爾蓋·舍林在那年秋天寫道:“索布恰克的從政史是一段令人失望的歷史,他令自己失望也令自己的夥伴們失望。索布恰克是一個對比反差非常明顯的人。在最近兩年半的時間裡,按照人民喜歡度來說,他僅遜於葉利欽一個人,但卻無法成為國家領導人,雖然至今還有人認為,他是俄羅斯總理或總統的常備候選人。普通人猜測,索布恰克是‘民主運動’的領袖之一,但他這個‘運動’的成員卻常將他當作對手而不是朋友看待。一部分人認為,他是俄羅斯最具智慧和現代意識的政治家;另一些人則認為,他是一個粗暴無禮、不肯妥協的保守分子。”
很明顯,1989~1990年所取得的成就衝昏了索布恰克的頭腦。他成為那兩年崛起的政治家中第一個出版回憶錄的人,而且他還為那本書起了一個自命不凡的名稱《走向政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