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4/5 頁)
原來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阮玉安突然想到了那天暗格中的杯子和錦帕……
“你早知你皇兄如此,沒有好結果。所以,你隱於懦弱,讓藺賊以為你無中殿之才。他則無所顧忌凌駕於皇權之上。他本自負,如此更為權慾薰心……又引得天下人不滿。”
年輕皇帝垂目微笑。
“阮城主也是個硬氣的人,居然從我脖子上偷了東西去。看來,野心也不比藺文冉小。”
阮玉安搖了搖頭:“權欲之事,我恨不能遠離,經此一事,更是不欲沾身。”
“此玉乃當年德昭太子所留,牽扯癸丑之事。外間都傳聞得此玉可得天下,其實不然,此玉不過昭示了當年國庫空盡的秘密。如果城主無入主天下之心,何苦費心費力的尋找此玉?”
阮玉安在此刻才被這個皇帝嚇到。這件事……除了他父親,還有誰人會知?
☆、揭曉
“你是如何得知這塊玉的秘密?”
皇帝見阮玉安的震驚之態,卻也沒有奇怪,反倒靜靜道:“當年國庫被搬空,宣帝大怒。但是,過了不久,他冷靜下來之後,卻察覺到不尋常的地方。戰亂之時,國庫之富,居然可以轉瞬即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他當時就猜到,那些財寶,是被德昭太子就近找了個地方藏起來了。”
“此後不久,江湖之中流傳著一塊玉……他就猜到這塊玉,有蹊蹺。”
阮玉安輕輕一笑:“帝王之才,總歸不得平庸。”
“我一直在想這塊玉的蹊蹺之處,奈何不得。皇兄死了之後,皇陵再啟。地下皇陵未經修繕,此朝沒有開過。我就猜想,當年李承安必不會攜帶大量金銀。而隨地掩埋,就費時費力,恐不得行。而地下皇陵,則是一處現成的藏寶之地……”
阮玉安此刻沒有說話,安靜的異常。皇帝則徐徐道來:“所以,我偷請人去了一趟皇陵。可是,他到現在都沒有回來。”
“倘若,這玉是開啟皇陵的鑰匙,你會怎麼做?”
皇帝一笑:“必窮盡所能,尋回來。”
阮玉安思緒紛飛。這個時刻,是無憂城和他的命運轉折點。進或退,關乎日後生和死。
“你早知玉在我手裡。”
皇帝笑而不語。
“我在想,這場亂世紛爭,什麼時候能有個盡頭。我自覺無稱帝之心,又無稱雄之才,多的,不過是風花雪月裡的小聰明。自保有餘,剛勁不足。”
“城主當真是自謙了。若是城主放手一爭,天下早不是這番局面了。”
阮玉安情不自禁搖頭。
“我無此欲,也不擔此玉。當帝者,必要有些手段。你很合適。”
說完,阮玉安從懷裡掏出一個錦囊。他開啟,將金蘭玉置在了桌上。
“有了這塊玉。帝陵就在你手。今後,逐鹿天下,必少不了你的一片勢力。”
年輕皇帝明顯有些微微訝異。他本以為以阮玉安之能,必定守玉為本,斷不會輕易將玉拱手讓人。在此之前,他還在策計,如何將玉拿回來。可現在,他卻有一絲不可壓抑的動容。
“你將這塊玉……給我?”
“你很年輕,但是雄才偉略,最適合帝王之選。我無爭雄這心,這塊玉留在我的手裡,終究是一個禍患。”
說到這,皇帝也明白了。他起身,從紫木長桌上取了匣子裡的大璽而來。又拿牛刀,劃了自己的手指,鮮血從指頭汩汩溢位,如春花綻放。
“今,朕冉雍,立誓於此,子孫諸代,必應朕令,守無憂城百年平安。不徵苛稅,不徵兵馬,於民為安。阮氏亦可不允皇令。欽此。”
寫完,皇帝再用大璽壓過,然後給了阮玉安。
得此血書,阮玉安輕輕一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