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預言家郭嘉(第3/8 頁)
個人的思想修養、心胸氣量、性格、文韜武略等多種因素,這都是關涉一個人事業成敗興衰的關鍵。
郭嘉為曹操總結這十勝,也可能是初來乍到之際對曹操的誇讚,也可能是對曹操的鼓勵和要求。
希望曹操能保有這十勝優勢,完成統一天下之偉業,郭嘉自己也便有出頭之日。
不過,他的這些推測意義都不大。
無論如何,郭嘉能說出這十勝,說明郭嘉不僅僅是一個臨事獻策的謀士,而且還有成套的理論。
“建安三年正月,曹操欲討伐稱帝的袁術。”
“郭嘉表示呂布是見利忘義之人,可加封他為左將軍、徐州牧,如此可防止他與袁術勾結。”
“最終,袁術在曹操、劉備、孫策、呂布的圍攻下丟失壽春,淪為了苟延殘喘的冢中枯骨。”
“四月曹操三徵宛城張繡,在郭嘉敗退誘敵的計策下又獲得勝利。”
“從此,張繡再無力量偷襲曹操後方。”
“郭嘉便果斷提出,是時候解決徐州呂布的問題了。”
“徐州呂布實為心腹大患,丞相可先取呂布,掃除東南,然後再除袁紹。”
“曹操又擔心袁紹不同意,甚至支援其他諸侯再次偷家。”
“郭嘉說袁紹現在想的是怎麼快速吞併公孫贊與孔融的地盤,他反而害怕主公與他們兩個結盟。”
“我們只要派能言善辯之士去向其闡明厲害,完全可以獲得拿下徐州所需要的時間。”
“而談判的結果比郭嘉預言的還要順利,袁紹不僅支援曹操攻打呂布,還資助五千兵馬運輸糧草軍械。”
“建安三年十月,呂布在曹操與劉備聯軍攻擊下退守。”
“久攻不下的曹操糧草告急,就有了退兵的想法。”
“郭嘉則立主堅持下去,並說有一條妙計可助破城謀。”
“而這條妙計就是掘開沂水灌淹,呂布迫於無奈而開城投降。”
“建安四年五月,劉備趁郭嘉與荀彧在外巡視工作的時機,向曹操請命,去阻截欲投奔河北的袁術。”
“曹操一時大意,就讓劉備帶領五萬大軍前往。”
“郭嘉回來後得知這個訊息,立即跑來提醒曹操。”
“說自己本意是軟禁劉備,小用而不使其掌重兵即可。”
“丞相不殺劉備,必有深略遠慮,不過也不應該放其離去。”
“古人云,一日縱敵萬世之患。”
“被提醒後,曹操恍然大悟,就立即派人去召回劉備,可劉備根本不予理睬。”
“曹操也只能希望自己心腹能維持住徐州的局面,如此劉備也不會有什麼作為。”
賈詡:丞相一時心軟,最終釀成大禍,放跑了劉備。
當初郭嘉想要保下劉備的時候,他也是同意這麼做的。
為什麼郭嘉不直接讓丞相殺死劉備,卻提出了一個軟禁的建議。
連一個不出名的謀士都能看出來的真相,難道郭嘉這種級別的謀士看不出來嗎?
而這也恰恰就是郭嘉的聰明之處,連他都不得不佩服。
郭嘉知道丞相是個愛才之人,對劉備,尤其是其手下的關羽那是愛到了骨子裡,殺劉備是肯定不可能的。
其實丞相在向郭嘉提問前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決斷,只不過想借別人的口給自己找個梯子而已。
所以郭嘉才提出了這樣一個丞相比較能接受的中性建議,這樣也不至於下不來臺。
但他沒想到,丞相竟然連軟禁也不接受,反而對劉備更親近。
估計那時的丞相怎麼也不會想到,因為這一心軟,為自己埋下了天大禍患,後來差點被自己愛重的人才給團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