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頁)
……
是夜,宋州刺史府中,記室趙通的臥房裡燈火搖曳。昏暗的燭火中,三人圍坐在一起,其中一人就是房主趙通,而其餘兩人竟是宋州刺史劉罕松與宋州監察隊隊長佟碧山。
“眼前無路,及早回頭!”三人各自在心頭反覆咀嚼著這句話,他們在揣測著巡察使大人的意圖。
沉默許久,記室趙通開口道:“二位大人,前些日子小人奉劉大人之命曾去試探巡察使,也得了四字……‘回頭是岸’。依小人看來,巡察使的意思是隻要咱們退出所得,安撫災民,當可不作追究!”
劉罕松搖搖頭,道:“非也!李靖只是迫於形勢才與咱們示弱,待得局勢穩定,咱們必逃不脫罪責!”這位政學院出身的官員雖然未走正途,但見事果然更明。
佟碧山隨即附和劉罕松的說法,“劉大人所言極是!……本官曾至演武堂集訓,其間便有教官將李靖滅突厥一戰作為制定作戰策略的範例。此戰中,李靖假意接受突厥可汗的歸降,卻在雙方把酒言歡之時,使軍趁突厥懈怠,一舉攻下了突厥可汗牙帳!……由此可見,李靖此人善於隱忍,而且,最重要的便是……他不是一個輕易就作出退讓的人!”
知不能逃脫罪責,三人復又陷入沉默。
直至火燭就要燃盡,隨著燭芯的變短,燭光越發昏暗。終於,燭芯燃盡,“啪”,爆出一個小小的火花,室內隨即漆黑一片。
就在此時,短小精悍的佟碧山用力一拍面前几案,“啪!”劉罕松與趙通豁然一驚!
只聽得佟碧山沉聲說道:“左右都是死路一條,不若搏他一搏!”
“怎樣搏?”劉罕松與趙通其聲問道。黑暗中雖然看不見二人的表情,但聽其聲中既有疑懼又有興奮。
“哼!”佟碧山冷哼一聲,“李靖可以如此對付突厥人,我等又如何不能如此對他?……你二人且附耳過來……”
……
※※※※※※※※※※※※※※※※
李靖在分別警告把持著宋州大權的劉罕松與佟碧山之後,效果非常顯著。次日,應發放的糧米款項俱都發放到戶,原本虛報的戶頭也全部被刪去,宋州的災民很快就領了救濟的財物,已經開始重建家園。
又過得幾日,李靖見宋州局勢穩定,流民日漸減少,便與張寬離開了宋州,前往徐州巡察。
劉罕松與佟碧山在相送李靖時痛哭流涕,一個勁地感謝李大人為二人留了一條生路,二人表示一定會痛改前非,竭心盡力為宋州人造福。李靖哪裡不知二人的虛偽做作?但河南道災情嚴重,需要的是穩定,此時只要二賊子不胡亂動作,李靖當不致於懲治他們。
出了宋州,李靖與張寬緩緩前行,一路巡視著沿途災情。由於朝廷賑災及時,措施得力,又有強大的國勢為依仗,因此在此百年難遇的大水肆虐之後,河南道沒有出現大量流民,甚至大災之後那必有的大疫也沒有蔓延。
此時受災各地的人們大多數都在著手重建家園,但也有為數不少的百姓拖兒帶女,東來西往,投親奔戚。李靖與張寬在途中與這些人們結伴而行,從他們口中亦得知了不少各地的情況。
這日,眼看再有二十里就要到達徐州,李靖與張寬將馬兒上幫助百姓馱負的物件卸下。二人告別了結伴而行的百姓們,上馬而去。
前行十里,李靖與張寬來到一座大山前,只要翻過此山,就可望見徐州城了。
似乎只要是大山,往往都有匪徒盤踞,此處也不例外。李靖二人行至山腰,便有一夥蒙面匪徒出現。匪眾約有五十來人,其中居然有十餘人騎著馬。他們放過了山路上那些往來的百姓,單將李靖二人攔住。
一個似是匪首的蒙面漢子騎著一匹黑馬,遠遠便在喝道:“嗨!那騎馬的兩個,留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