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統一王朝之三百年怪圈(第2/2 頁)
百姓估計也能好過一點。
李適見眾人一副不相信的樣子,心裡默默想著,崇禎十七年崇禎皇帝死後滿清入關,所有的自然災害好像突然就不見了,就是這麼玄學。
滿清能夠迅速整合當時的北方,就是因為北方多年的旱災在崇禎十七年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不然光是北方上百萬的災民就夠滿清喝一壺的。
“目前我們大明最大的兩股敵人,一是成了氣候流寇,二是關外虎視眈眈的建虜。”
“流寇為什麼會成氣候,那是因為他們可以失敗無數次,但是還是會有無數的百姓加入他們。只要他們勝利一次就會對我大明造成重創。”
“但是為什麼會有無數的百姓加入他們呢?”
說到這裡李適賣了一個關子,把目光掃向周延儒。
周延儒頓時不悅,區區一個七品編修居然敢對我內閣首輔大臣挑釁。
“哼,百姓不識教化,盲目跟從而已。”
李適就知道這大明計程車大夫會這麼說,當然他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能只有少數士大夫會有不同的見解。
“沒有想到周大人會這麼認為,那是不是應該派出大臣去教化百姓,那麼流寇將不攻自破。”
周延儒頓時對李適怒目而視,本來不想回答李適的話。但是身為首輔大臣,要是連一個小小編修的挑釁都應付不了,那還有什麼威信可言。
“亂世將用重典,不好好殺一下流寇的氣勢,怎麼能順利教化他們。”
李適等得就是這句話,
“哈哈,沒有想到周大人居然如此淺薄。就算你將流寇全部殺光,還會有無數的流寇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你殺得乾淨嗎。”
“說起教化,我大明教化百姓快三百年,可有什麼用?”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現在的大明百姓是吃不飽穿不暖,你還指望他們明事理,真是痴人說夢。”
李適再次把周延儒給刺激到了,一口氣差點沒有緩過來,
“你,你,謬論,李適,你離經叛道,妄為聖人徒子徒孫。”
然後周延儒的一大票小弟跳出來攻擊李適。
李適哈哈大笑,“說不過就來群攻,也不過如此吧。”
周延儒再次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只得使出殺手鐧。
裝作顫顫巍巍的樣子,將頭上的烏紗帽摘了下來,匍匐在地上,悲痛欲絕的說道,
“陛下,老臣無能耽誤國事,請陛下允許臣乞骸骨歸鄉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