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統一王朝之三百年怪圈(第1/2 頁)
現在的這群人狀態很奇怪,爭權奪利那是每天都在上演。
但是一些關鍵職位卻是沒有人問津,比如兵部的各項官職。
開玩笑兵部目前可是高危職業,就算是現在的兵部尚書陳新甲,都已經被彈劾了數十次。
畢竟兩場大會戰的失敗總要有人來負責,要不是崇禎壓著,陳新甲估計早就滾蛋了。
現在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也從原來的一腔熱血到現在的萬念俱灰,下面的御史攆著他彈劾,而崇禎皇帝又按著他的辭呈不放,時常擔憂自己的項上人頭還能留存多久。
關鍵這兩場戰役的失敗,讓好多有些見識的人都知道,大明估計危矣,而闖軍和滿清是徹底成了氣候。
即便如此,這些大臣還是捨不得自己的官職,也就是權力。但是他們也不願意去改變目前的狀況,也不幹事。
就是俗稱的佔著茅坑不拉屎。
估計崇禎皇帝也大約知道這些官員的秉性,但是那又如何,難道把他們都開除了,那大明不得馬上就亡了。
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崇禎上吊之前所說的,“文臣皆可殺。”
不過在崇禎皇帝最灰暗的日子,居然還有人送來溫暖。雖然崇禎知道這種情況在自己執政的十五年時間裡面有好多次。
就比如袁崇煥的五年平遼,還記憶猶新。但是崇禎還是保持最初的心態信任他們,直到最後發現被騙才惱羞成怒。
見眾臣都安靜了下來,崇禎再次滿懷希望的看著李適,
“李卿,請你告訴朕,現如今究竟該如何才能拯救大明。”
崇禎此話一出,特別是幾個輔臣臉色頓時不好,你居然問一個小小的編修,而不問我們這些擎天柱石。
雖然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你這樣搞,讓我們很沒有面子好吧。
首輔周延儒心裡更是氣急,這個翰林院編修如此不懂規矩,看來要想辦法將他逐出朝堂。
李適掃視眾人,把他們的神色看在眼裡,居然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羨慕嫉妒恨,這樣的大明不亡就沒有天理了。
“我剛才也說了,大統一王朝沒有跳出三百年怪圈的事實。王朝末年都是天災人禍不斷,加上財政枯竭,難以維持。再加上昏君奸臣肆意,最終被其他王朝所取代。”
“但是我們大明和其他王朝不同的是,我們還有一個英明的皇上,我認為我們大明還有救。”
李適這話頓時又引起軒然大波,大臣們都是含辛茹苦,從科舉一步步走上來的,現在正是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
當然也不希望大明突然倒塌,誰知道下一個老闆究竟怎麼樣啊。
現在自己權力在握,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是既得利益者。要不是事不可為,誰也不希望換一個東家。
但是目前看起來大明好像真的沒有希望啦,自己又沒有能力力挽狂瀾,所以很多大臣都開始鹹魚了,混一天是一天。
現在有人居然說大明還有救,雖然不知道真假,但是也不妨礙來了點興趣。
當然最為興奮的還是崇禎皇帝,李適的歷史週期和自然災害週期論,很有道理很符合崇禎的胃口。
看啊,不是我崇禎的錯,這個是歷史規律啊。相反我崇禎還勤於政事,是一個明君啊。
同時崇禎也對李適多了一點信心,急切的說道,
“李卿快快說來。”
“目前我認為從天啟年開始的自然災害會在這一兩年達到高峰,然後就會慢慢褪去,在崇禎十八年以後就會逐漸消失。這是我從歷朝歷代的天災人禍總結出來的。”
本來想聽點乾貨的大臣們,頓時嗤之以鼻,居然還是玄學?
而崇禎皇帝則是想著要是真的按照李適所言那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