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5 頁)
剛說明道,“咱們拿著本子找他們合作,先試試看,實在不行再找那些大老闆投資。”(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章 那時青春,時光正好
這一天,林子軒陪著慕姍姍回到了京城廣播學院。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廣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的老師請慕姍姍回來給系裡即將畢業的學弟學妹們講講經驗,鼓鼓勁,打打氣。
這是一個月前就約好的事情。
慕姍姍在華國的播音主持界有了一定的名氣,受到多方的關注。
雖說還沒有那些老主持人資歷深,卻表現的相當搶眼,尤其是她今年主持的《文化訪談》。
這檔節目的收視率不算很高,但在主持行業內部卻獲得了眾多好評,一個是節目形式有所創新,還有就是展現了慕姍姍的主持功力。
《方大綜藝》雖然火爆,不過那是兩個人主持,節目的形式註定了慕姍姍沒有太大的發揮空間,可能會受到觀眾的歡迎,卻很難得到行業內的認可。
在播音主持行業,主持人都希望有一檔自己單獨主持的節目,這是自身能力的體現。
吐字清楚和語言流利只是主持人的基本功,對於一名主持人來說,還要能夠控場,包括掌握主持的節奏、時間把控、現場氛圍的調節和對突發事件的應對。
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風格。
這個風格可以是指聲音的風格,也可以指主持的風格,是輕鬆活潑還是睿智犀利,讓觀眾能夠在第一時間認出這個主持人是你,而不是別人。
風格是一個人的標識牌,擁有自己風格的主持人才是一個成熟的主持人。
比如華國電視臺有一檔節目叫做《動物世界》,那個在幕後配音的人,觀眾一聽到聲音就知道是誰了,這就是風格。
慕姍姍主持了半年的《文化訪談》,從剛開始的摸索前行,到現在的駕輕就熟,她已經能夠輕鬆駕馭這檔節目,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這就是院系老師請她回學校的原因,讓慕姍姍談談成功的經驗。
那些老師同樣請了林子軒,不過沒請他講授什麼經驗,他早就改行了,學到的東西沒有用上,不能給學弟學妹們做一個壞榜樣。
這時候學校還不提倡自由選擇職業,國家還在包分配。
不管社會上怎麼樣,學校不能這麼宣傳,要是都像林子軒這樣改行,那單位就亂套了。
林子軒這次來主要是給慕姍姍鼓掌打氣。
母校對畢業的學生來說有著特別的情懷,畢竟在這裡生活了四年,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
京城廣播學院可以說是華國播音主持行業的搖籃,培養了無數主持人才,能夠回去和學弟學妹們交流,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慕姍姍非常重視這次的機會,她還寫了講稿,準備把自己的經驗講出來,共同分享。
“你說我要不要把紐約那個進修班的事情說出來?”慕姍姍為難道。
“還是算了吧,你想自絕於人民麼?”林子軒勸說道。
“今年臺裡又有幾個人要去美國進修,還問我在美國怎麼生活,學了什麼,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好。”慕姍姍鬱悶道。
“等他們回來就不會這麼問了,還會和你的關係特別好,你們都是到紐約進修過的,屬於同一條戰線上的同志。”林子軒說笑道。
“那要不要把你寫進我的講稿裡?”慕姍姍詢問道。
“你準備用多少篇幅來誇我?我怕你的稿子不夠長。”林子軒調侃道。
“臭美呢你,我就是講講咱倆的大學生活,回憶一下。”慕姍姍隨意道。
“千萬別,你這麼做真的好麼?有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咱們是幸福了,你知道他們裡面有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