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5 頁)
樂和滿意的事情,因為你從早到晚都在忙於手頭的事情。你越來越會成為一個工作狂,會更加極端地希望有成就,因為一步跟不上,你就會陷入內在的空虛和失望。一旦沒有成就,你就會感到沒有價值和煩躁。因為你的自尊和自我滿足感沒有別的基礎。
假定遇到像疾病、生意失利、退休或其他你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你就會發現你一段時期內不能像原來那樣有成就。這時,你就有可能陷入嚴重的抑鬱,因為你相信成就少就意味著你不好。你會覺得自己像一個易拉罐,用完了,也該扔了。你的自尊缺乏到了極點,甚至會讓你有一種自殺企圖,最終你的價值完全由市場來決定。你希望這樣嗎?你需要這樣嗎?
你還可能會付出另外的代價。如果你的家人深受你漠不關心之苦,他們就會產生怨恨情緒。在很長一段時期裡他們可能隱忍不發,但是遲早你會付出代價的。你的妻子出了事,準備和你談離婚,你14歲的孩子由於行竊而被捕。當你試圖和他談話時,他會斥責你:“這些年你都到哪兒去了,爸爸?”即便是你沒遇到這些不幸的事情,你依然有一個極大的缺點——缺乏真正的自尊。
我最近一直在治療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他聲稱在這一行他是世界上賺錢最多的人。但是他卻深受恐懼和焦慮之苦。如果他從塔尖落下來會是什麼樣?如果他不開羅斯—羅伊斯白雲而開一輛雪弗萊又怎麼樣?這將難以忍受。他還能活嗎?他還愛他自己嗎?如果沒有了魅力和榮耀他不知道他能否發現快樂。他的神經老是處在崩潰的邊緣,因為他無法回答這些問題。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如果你徹底失敗了,你還尊敬自己,熱愛自己嗎?
和其他癮一樣,你發現你需要越來越多的“向上的”東西以便能變“高”。這種容忍現象在海洛因、“速度”(安非他明)、酒精和安眠藥那裡能夠發生。在財富、名聲和成功那裡也可以發生。為什麼?或許是因為你一旦取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功,就會下意識地設定越來越高的期望。激動很快會過去,為什麼這種氣氛不延續下去呢?為什麼你老是需要得越來越多呢?答案是很明顯的:成功並不保證快樂,二者不是同一的,並不具有因果關係,所以你就停止追逐幻想吧。由於是你的思想而不是你的成功才是控制你情緒的關鍵,所以勝利的顫抖很快就會過去。過去的成就就像一頂老帽子——當你盯著你的戰利品時,你會很悲傷地感到煩躁和空虛。
如果你不知道快樂並不依賴於也不緊緊伴隨著成功的話,你就可能會更加努力工作以此來捕捉曾經有過的達到頂峰時的感覺。
許多人到了中年或晚年由於幻想破滅,開始尋求指導或治療。最終,你可能也得面臨這些問題:我生活是為了什麼?我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你或許相信你的成功會讓你充滿價值,但是期望的回報卻似乎是難以捉摸的,完全不在你的控制之內。
第13章 你的工作不等於你的價值(2)
在閱讀上述這段文字時,你或許會認為成功癮的缺點要大於優點。但是你或許依然相信成就高者價值大這一點依然是正確的——大子彈似乎總是“特別的”。你或許會相信快樂,以及其他人的尊敬主要的還是來源於成就。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要想一想這樣一個事實,大部分人並沒有獲得偉大的成就,但是他們依然快樂,依然受到尊敬。事實上,你可以說大部分的美國人都受到愛戴並很快樂,但是依照定義,大部分人也都很一般。所以,並不能說快樂和愛只能來源於成就。抑鬱,和其他災難一樣,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位,照樣會經常——如果不是更頻繁的話——打擊那些活得不一般的鄰居,就像它經常光顧一般水平以下的人一樣。很顯然,快樂和巨大的成就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絡。
工作=價值?
好,我們假定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