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3 頁)
石棉、西沙爾麻、棉花、各種皮革、油菜籽和可可等規定了限額的數字。由這個限額制度連帶產生的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帝國的不同地區之間公平地分攤盈虧。因此,在法國淪陷前,就已經實行了相當程度的管制貨源的措施,主要是為了減少與出口商的摩擦,減輕經濟作戰部和海軍巡邏艇隊所負擔的壓力。可是,這種管制沒有完全落實;美國在這一階段反對對毗鄰的中立國實行強制定量供應的航行證制度,而經濟作戰部這時也尚在精心編制定量的基本統計。此外,某些重要的原料產地象荷蘭的東印度群島、日本和拉丁美洲國家都尚未能被納入這些部署之中。法國失陷後的局勢使擴大管制貨源制度的範圍成為21 當務之急了。這時,德國已控制了從北角到西班牙邊境的整個西歐海岸線,在地中海義大利也參加了戰爭,英國的經濟戰政策在多玻河流域和巴爾於半島諸國大都破了產。皇家海軍現在要擔負起對付敵人的侵略企圖和對付襲擊商船的敵艦的責任,已不大可能為了封鎖而在敵佔海岸線上巡邏了,即使對可疑的突破封鎖的船隻實行截擊和迫使它們改變航向也只有在特殊的環境下才能送行。再者,隨著大鬱分&ldo;毗鄰中立國&rdo;的消失,早些時候根據同這些國家的政府和商人所商定實施的管制方法,也大都不再適用了。為了使貨源管制取得效果,必須獲得海外國家的政府和商人的默許或合作,並必須找到一種制裁辦法以代替攔截。因此,1940 年夏,設計了一個新的機構,並於8 月1 日開始工作。該新機構有三個主要特點:(1 )航行證現已成為&ldo;強制性&rdo;的了,意思是在頒發航行證的國家中的出口商,對於凡是屬於輸往封鎖區國家的列入禁運品的全部貨物都要申請航行證。由於美國政府此時準備預設這一要求,因此就有可能假定:凡是沒有航行證的貨物便是駛往敵區的。大英國協國家所頒發的帝國出口許可證也具有強制性航行證的同等作用。當所有的貨物具備了航行證、帝國出口許可證或如果是敵國出口貨具備了產地證明時,在最後一個裝貨港口的英國領事便發給一張&ldo;船隻航行證&rdo;。任何一艘因未持有船隻的航行證而在駛往歐洲的途中被攔截的船隻都可能被當作戰利品而加以沒收。普遍實行這種航行證制度,使得有可能在貨源產地就實施禁運品管制而遠遠地擺脫德國的幹擾。但是,它仍不能防止突破封鎖的船隻將貴重的貨物運往德佔區海岸,因為海軍巡邏艇太少,無法進行嚴密監視。但是一種發給船隻許可證的方法卻提供了另一可供選擇的制裁手段。(2 )這種船隻許可證乃是一項發給每艘遵守英國規章的船隻的檔案,它使這類船隻享有使用世界各地在英國控制下的重要航運設施的權利,例如保險,進入幹船塢和修理,供應燃料、淡水、補給品等等。如果某一船主試圖偷運哪怕是一件沒有航行證的貨物,這家輪船公司的所有船隻就都可能享受不到上述種種便利。(3 )對其餘的毗鄰的中立國實行定量配給制是對強制實行航行證制度的一種必要的補充。它不僅必須確保私人的進口貨不會運往敵方,而且必須做到每一個毗鄰中立國的全部進口不致積累到招致德國侵略的程度。因此,發給航行證的範圍只限於以中立國的進口量足敷國內需要為度。定量配給計劃是以每季度進口限額為基礎的。起初,不得不多少有些武斷地做出規定,但是隨後透過談判,經濟作戰部得以對這些計劃作了一些調整,以適應中立國的真正需要。同時,還必須在各個出口國中間公平地分配這項全球的限額。雖然美國政府在1940 年夏已準備協助推行這些措施,但他們還是不能很
快行動,一直等到日本在1941 年12 月襲擊珍珠港後,這項管制貨源的制度才最終得到實現。它所以這樣,有下列幾個原因:國內的政治局勢,使它必須避免任何指責,說政府是在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