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第1/4 頁)
祖孫倆抱頭大哭一場,才悲聲漸止,只心中苦楚卻愈加深重。
明帝即位之後,朝堂之上百廢待興,不過數月時間,至次年改元,已經對朝堂進行了一番大換血,可謂雷歷風行。
進入了暮春三月,長安城中不少人往郊外去踏青春遊,少年男女們換上了輕薄衣衫,呼朋引伴,共賞春色。
永寧侯府裡,夏平安又長高了一截,九歲的小少年也懂得打扮了,穿了新做的春衫在夏芍藥面前走動,還一邊催促認真端詳的夏芍藥:&ldo;母親你快點快點,看看哪裡不合適?這衣衫要配個甚顏色的荷包?再不快點太子哥哥的車駕就要到門口了,他約了我騎馬出城去玩兒呢。&rdo;
自蕭燁冊封為太子,明帝便下旨讓夏平安入宮做了太子伴讀,還笑著跟夏景行道:&ldo;朕這是續一段君臣佳話,後人提起來,夏家父子兩代伴讀,君臣相得,可不是一段佳話?!&rdo;
夏平安並不厭煩讀書,只是覺得在宮中讀書頗不自由,又不及國子監人多熱鬧,課業自由,但皇帝陛下有旨,他也只有遵從的份兒。有次明帝心血來潮,前去考察太子課業,完了問及平安在宮中讀書的感受,平安十分遺憾道:&ldo;陪著太子殿下讀書固然是微臣的榮幸,只是……不及國子監同窗極多,相互間還可切磋交流。&rdo;
先帝在時,已經關了宮學,將皇子宗室子們都送到了國子監去了,新帝即位之後才重開宮學。
君王身邊內侍見得夏平安膽大妄為,在陛下面前竟然敢胡說八道,都十分佩服這小子的勇氣,總覺得他會挨訓,哪知道明帝笑眯眯道:&ldo;那明兒就讓你跟你的太子哥哥一起去國子監讀書?&rdo;倒讓內侍很是吃驚永寧侯府的小世子受寵的程度。
蕭燁其實也十分想念國子監的同窗,以及那裡的教學氣氛,只是今時不同往日,身份不同,唯恐行差踏錯,才不肯開口向新帝提,聽得平安這番話,暗暗在心裡給他點了個贊。
平安聽得新帝允諾,頓時高興壞了,只差當場跳起來:&ldo;真的?不騙微臣?!&rdo;
他打小便似猴兒一般,在燕王府也混的極熟,如今見到新君身邊御前侍衛都是熟人,也還叔叔長叔叔短的叫,對新君也並無懼意,哪怕他如今黃袍加身,在小孩子眼裡,也視他做叔伯之輩。
明帝熟知他與蕭燁打小的情份,知道他一向是以哥哥呼之,又喜他伶俐,還跟皇后開玩笑提過一句:&ldo;朕瞧著平安那小子性子不錯,人又聰慧,生的又極好,他娘還是個摟錢的耙子,將來咱們玉瑤長大了,倒是個不錯的駙馬人選。&rdo;因此竟然讓他呼太子叫哥哥。
皇后彼時樂的不行:&ldo;陛下到底是看中了人家兒子,還是看中了人家娘親摟錢的能力?!&rdo;
明帝經皇后提醒,轉頭便將原來與先帝合開的馬場,以及自己手底下的產業交給了夏芍藥打理,雖未下詔,只是口諭,但夏芍藥也不得不遵循。
夏芍藥:&ldo;……&rdo;
想她堂堂侯夫人,竟然做了皇帝的管家娘子,真是令人慾哭無淚!
萬幸如今夏南天亦在京中,原本還想回幽州去瞧瞧夏家的生意,經女兒苦苦央求,只得幫女兒一同掌管皇帝陛下的產業,父女倆還有夏家生意要做,又是新接手明帝私產,忙的都快飛起來了。
內侍服侍明帝數月,親眼見證了皇帝陛下對永寧侯的信任,對永寧侯的受寵程度暗暗咋舌。
說起來,從來侯府冊立世子,總要等到嫡長子成年,做臣子的上表奏請。但永寧侯開年之初並未上表奏請冊立世子,新君送給永寧侯的新年禮物便是冊立世子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