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第1/3 頁)
縱然有萬分難過,對著這樣一個言語不通的木頭,她除了絕望,再沒了絲毫辦法。
&ldo;還有好些時日才走,你說這些是說早了。&rdo;柱子扯了扯嘴角,又笑了。
海棠在心裡補上一句,不早,這話我也就說這一次,以後再不會說了,也再不想看到你了。
碗筷很快就收拾好了,海棠拿著空碗回家,廚屋裡張二孃正忙著收拾那半扇肉,海棠放下碗,也不多話,悶悶的洗漱一番,早早回屋睡覺去。
躺在床上,又是一通折騰,腦海里如同過電影般,再次回憶起去年兩人一同上山的情景,那樣鮮活的柱子,那樣意氣風發的少年,彷彿還在昨天,只是短暫不過一年,世界就變樣了,物是,人已非。
海棠長嘆口氣,各人有各人的命數,也許她也該學著前世爺爺那般,豁達些,看開些,這樣才能過的鬆快些。
日子還是要過,清水村經歷了這番磨難,慢慢恢復了些生機。
村裡陸續能聽到雞叫聲了,這是有些人家從集市上買雞回來了。
這幾日村裡喜慶了許多,家家戶戶都分上了肉,多的如海棠家的,分得了半扇,少些的也得了好幾十斤。就連沒有出一絲力氣的二癩子家,聽張二孃說也得了好幾十斤的豬內臟,也算是有些念想了。
夏日天氣炎熱,豬肉放不得,海棠家的全部做了醃肉,這些肉醃製起來,也用去了好幾斤鹽巴。
張二孃私下裡給柱子家,婆婆家送了十來斤鹽巴過去,就連相好的遠松媳婦家,還有石頭媳婦家也送了兩斤。這就跟送金子一樣,可讓幾家人感激的不行,張二孃忍了半天,到底知道輕重,沒有說出這是自家熬出來的大實話。
只有海棠奶奶,拉著臉嘆氣,責怪張二孃把錢不當錢使喚了。她也做不得海棠家的主,只能這麼胡亂說幾句。
張二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壓根也沒有把婆婆的話聽進去。
老太太得了個沒趣,也就無奈嘆口氣,拿了鹽巴,再不說什麼了。
有些捨不得吃肉的人家,沒錢買鹽,趕著去市集賣肉。因為一口氣要賣的肉太多,而天熱又放不得,只好賤價賣了,比起平日裡的肉價,竟然少了一半的銀錢。
農人們又長籲短嘆一番,但這也好過花錢買鹽,雖然換的錢少,也能補貼家用了。
少了野豬的侵擾,玉米地裡再沒有傳出畜生禍害莊稼的事情來,日子也就順風順水的過下去。
老李頭眼見著一日好過一日,轉眼就到了八月。
後院裡的花椒樹已是紅彤彤一片,海棠早就摘了好幾茬,鋪好曬乾之後收進了倉房。
院裡的葡萄陸續熟了,掛在枝頭上,綠中帶著紅,好看的緊。
幾顆紅棗樹上也掛了果,沉甸甸的壓在枝頭,個頭大些的如雞蛋,小些的也有板栗那麼大,不出一個月,就能泛紅了。
第123章:葡萄
滿院春色藏不住,處處皆顯勃勃生機,海棠呆呆看著這一切,忍不住又長嘆一口氣。
這些棗樹葡萄,牆角的各色野花,每一樣都是柱子幫她採的,在這偌大的小院裡,處處都能看到柱子留下的影子。
而早在一個月前,他就離開了清水村,帶著簡單的行囊投奔了王富貴。
自那晚話別之後,海棠再沒有看過柱子一眼,連老李頭熬藥吃飯這些事兒,都是張二孃時不時過去看一眼,督促一番。
臨走前,柱子託樁子給她帶話,想跟她說說話,海棠也狠心沒去見他。
海棠也不知自己這是怎麼了,為何要如此與柱子置氣,或許她實在是生氣這木頭的倔脾氣,明知道這是一個火坑,非得往裡面跳去,旁人為了他好,攔他也不聽。給他指了一條明路,他也不要,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