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現場你們記錄的資料來看,每次化肥運輸,採用新產品工具的運輸模式照比既有模式將節省兩千元元的成本,按照我們和朝日集團各自百分之五十來分成這筆節省下來的費用,加上自身的運輸毛利,我們每次運輸的收益將至少為兩千元。朝日集團的貨源不成問題,這麼短的運輸距離,一年至少迴圈運輸二十次,單個運輸產品的年收益在四萬元,這對於投資成本僅僅八萬元的產品來說,兩年的投資回收期可是盈利能力很強啊。再說說長遠發展潛力:這個專案一旦成型,對區域物流發展具有明顯的示範效益,所有云南的化肥企業,尤其是需要大量進口原材料的企業都將自動地納入志化集團的物流體系,化肥進出口全程物流的整體需求將成幾何級倍數擴張。屆時,我們的區域優勢將被明顯放大。”
林棟不無憂慮地說:“我看大股東公司李總的意思,無論是從規避風險還是杜絕安全隱患的角度,似乎都想把新產品直接租給朝日集團使用,不直接參與操作。”
秦部長笑了,說:“體制內的企業就是這樣,寧可什麼都不做,也不願意因為風險而丟了烏紗帽。市場的機遇稍縱即逝,如果我們不盡快立足,擴大規模優勢,這個市場早晚會被別人搶走。我們一定要用事實說服花總,讓花總在董事會上盡力為我們這個專案爭取自主權。你們回去後,馬上分別按照外租和自主操作兩種模式將投資收益情況做好測算,我要用實實在在的資料讓大股東公司的領導們看看,什麼才是運作市場的高手。”
下午,朝日集團的常務副總唐總在家中接待了我們。由於是週末,大家倒也休閒放鬆。唐總家坐落在郊區的一處幽靜的別墅內,窗明几淨,寬敞明亮。這個五十幾歲的老頭兒,戴著眼鏡,有點兒學究氣,說話快人快語,很像臺灣的文豪李敖。很難想象這樣一個知識分子形象的人,掌管著年產值幾十個億的諾大集團公司。
唐副總在寬敞的大廳裡和我們擺起了茶道,一張寬大的桌上擺滿了各種形狀的普洱茶和南方的精緻點心。他自豪地自我介紹:“我父親是個老紅軍,當年退伍後留在了雲南,也喜歡上了雲南。這普洱,”他指著桌上形態各異的茶,頗為專業地說:“依據形狀可分為餅茶、沱茶、磚茶等,主要是為了滿足各種運輸要求而製成;依據工藝又可分為熟茶和生茶。我個人就偏好熟茶,口味夠濃,喝起來口感醇厚甘甜,舌尖卻又清淡爽滑,口齒生香。其實做人和飲茶之道一樣,都講究厚積薄發。”
唐總忽然臉色嚴肅地說:“我非常不欣賞現在的八零後小青年,心浮氣躁,成天只想著一夜發財成名,不知道埋頭苦幹。我們集團去年把最近三年內招聘的所有大學生做了績效考核,百分之八十的人不合格,根本就不符合公司的要求。但是,我也沒辦法,集團這麼大,方方面面的關係都要照顧,只能慢慢培養吧。”
唐總眼梢忽然飄向我年輕稚嫩的臉,微笑著說:“小李是八零後吧?”
我像個做了虧心事的賊一樣,趕忙收緊原本就吊兒郎當不正經的皮相,正襟危坐地端直身子,認真地說:“唐總,我是八零後,靠前面那一撥的。”
唐總笑了,說:“這麼年輕輕的就跑現場,也當真不容易。”
我趕忙正色道:“報告領導,聖人孔子養過馬,猛將薛仁貴當過伙頭軍,籃球健將姚明給美國老黑拎過球鞋,想有一番作為,就必須要有基層工作經驗。”
在座的都是比我大十幾歲以上的人,聽罷不禁哈哈大笑。秦部長頗有幾分愛惜地說:“唐總,我們的小李可是個高材生,正經的985重點大學研究生畢業。”
大股東公司的馬部長拍著我的肩膀,說:“小夥子,你們領導很器重你啊。”
我陪著笑臉,說:“嚴師出高徒。我再不濟,也得在秦部長手下幹出點名堂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