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1/2 頁)
從監督法的具體條文看,它並沒有創設新的權力監督體制,而是以現行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政體設計為依託,將已經形成普遍共識、且具有廣泛實踐經驗的監督原則和機制上升為法律,系統規範了人大常委會對&ldo;一府兩院&rdo;的監督內容和程式。因此,監督法的實施具有良好的制度基礎。
權力是一柄雙刃劍,任何權力都必須受到監督。這些世界通行的民主法治理念,已為當今中國所接受。自2004年以來,國務院部署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推進執法責任制,最高法、最高檢相繼部署&ldo;司法公正&rdo;、&ldo;司法為民&rdo;,試圖全面提升內部監督的空間與力度。而監督法的出臺,無疑是加強外部監督的標誌性事件。事實上,正是對&ldo;一府兩院&rdo;權力的戒備,形成了當下的人大監督框架,也催生了監督法的誕生。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實的監督實踐中,卻普遍存在著監督乏力的現象。例如,監督機構對監督權怠於運用,監督手段過於單一和鬆懈,以案頭工作和公文旅行代替深入實際的監督,監督過程中鮮見&ldo;硬碰硬&rdo;的勇氣,對監督物件缺乏一查到底的信心等等。多年來,現實中成功運作的預算監督並不多見,質詢、撤職等剛性監督手段的運用更是少之又少。上述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權力監督前景的判斷,也正是基於這種心理積澱,使得不少人對新出臺的監督法能否良好實施抱著謹慎態度。
現實中人大監督的質量為何沒有達到理想境界?其根本原因緣於&ldo;中庸&rdo;的權力觀念,監督有心而無力或是無心又無力,致使監督體制運作低效、轉動失靈,導致現行憲法制度下的監督體制難以發揮作用。因此,以完善監督程式為主要特徵的監督法的出臺,固然能推進人大監督的前行,但人大監督要真正實現質的飛躍,還有待於自身的勇氣和努力。
監督法草案提交三審後,最顯著的一個變化是,監督法的定位,由原來的規範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工作,&ldo;縮小&rdo;為規範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工作。法律名稱亦隨之發生變化,至出臺時最終確定為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法。這一重大改變,被視為是一個切合實際的立法抉擇,其主要理由是,各級人大每年通常只開一次會,不可能對&ldo;一府兩院&rdo;工作實施經常性的監督,按照憲法有關規定,這種經常性監督的職權恰恰是由人大常委會行使的。此外,近些年各地方為加強人大監督工作所進行的探索和需要加以規範的,也集中在如何加強和完善人大常委會對&ldo;一府兩院&rdo;工作的監督問題上。
人大監督如何&ldo;既不失職,又不越權&rdo;,是監督法必須合理權衡的核心問題。在立法過程中,堅持黨的領導、依法行使監督職權、集體行使監督職權等重要原則並無大的爭議,並最終體現在監督法中。
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披露,監督法的立法爭議,&ldo;主要是關於監督的方式,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見&rdo;。監督法草案二審過後,立法機關意識到,憲法和有關法律已經賦予人大常委會對&ldo;一府兩院&rdo;工作的監督權,監督法不需要賦予其新的監督權。目前實踐中的突出問題,恰恰是監督的形式和程式不夠完善,立法重心應當側重於此。
循著這樣的立法思路,監督法以專章的形式,明確了各種監督形式和程式,分別是:聽取和審議&ldo;一府兩院&rdo;的專項工作報告;對計劃、預算執行的監督;執法檢查;規範性檔案的備案審查;詢問和質詢;特定問題調查;審議和決定撤職案。
監督法的另一立法亮點是,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納入了備案審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