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不管中國這些年在體制和法律法規上取得了多麼大的進步,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世代期盼好官的心理定勢。
在中國,歷來有一種&ldo;清官情結&rdo;。
歷代的清官到底是聰明人還是傻瓜?如果是聰明人,就應該知道中國有句名言:&ldo;皇帝不急太監急&rdo;,縱然你在千萬人之上,但你畢竟在一人之下。
官與貪官是相比較而言,沒有貪官就顯示不出清官。然而貪婪者眾、清廉者寡。
從經濟方面考慮,清官是很難當的。正式的制度懲罰清官,淘汰清官。硬要當清官的人,在經濟上必定是一個失敗者。這裡都是算的經濟帳,沒有重視道德操守。道德操守是官僚集團自始至終賣力揮舞的一面大旗;道德的力量是有效的,海瑞可以為證;但道德的力量又是有限的,,海瑞的罕見和盛名也可以為證。
&ldo;異地為官&rdo;是中國古代官吏制度的一種規定。在現實社會,也有人呼籲我們的幹部制度應該學習這種制度,久居原籍為官,有弊是無疑的,把他們從原籍調走,易地為官,就可以讓幹部跳出&ldo;天時地利人和&rdo;的地緣圈子,可以減少腐敗的機會。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似乎沒有這樣簡單,現代通訊、交通發達,官可以走,&ldo;關係&rdo;同樣可以走,只要有權可以利用,到那裡不是發財?看看被查處的貪官,有幾個是本地起家、本地貪汙、本地落馬的?退一步說,即使&ldo;異地為官&rdo;真能起到阻隔作用,也不能保證他在新的地盤開始新的貪汙。權力象一塊強磁鐵,放在哪裡都有鐵屑吸附過來。所以說,&ldo;異地為官&rdo;未必就比原籍有多大的防腐優勢,即使有一點點,那也是一條防腐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我國歷史上,不少朝代都有屬籍迴避制度,如清代以前的法律曾有&ldo;五百里之內不為官&rdo;的規定,結果還是貪汙盛行
為什麼一些地方發生礦難或者其他重大事故,很快就能&ldo;壞事變好事&rdo;,地方媒體連篇累牘的是&ldo;官員坐鎮&rdo;、&ldo;搶險救人&rdo;的新聞,蓋過了對事故原因的反思:為什麼安全生產的要求屢屢落空,負有重大瀆職責任的官員卻不會丟烏紗帽,易地做官持續高升;為什麼今天需要反過來算老帳,關鍵在於事故追責制度有漏洞。讓那些職能部門的官員去追責,結果肯定是清一色的&ldo;天災&rdo;,沒人說是&ldo;人禍&rdo;,更不會承認自己翫忽職守。讓責任人自己調查自己的責任,肯定難以保證公正。
更有甚者,一些當事的&ldo;問題官員&rdo;由於身在關鍵位置,掌握調查組的動態和資訊,利用手中的權力開展&ldo;反調查&rdo;,甚至塗改證據,糊弄上級調查人員,掩蓋腐敗。
建立當事官員迴避和流動制度,以減少調查處理中的權力幹擾和人情幹擾,切斷官員與當地關係網的聯絡,將涉案責任官員的權力&ldo;暫扣&rdo;,讓與案件有密切關係的責任人&ldo;靠邊站&rdo;,上級調查組才能撕快層層迷霧,找出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
礦難的屢禁不止,其根源就在於當地官員透過各種權力入股的方式與地方的利益集團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官員提供權力保護傘,庇護地方的黑惡勢力,共同為小集團和個人謀取不義之財,他們手中的公共權力完全成了小利益集團和個人的工具,如果有其他的政府部門試圖查處,這些官員就會加以阻擾;還有商業賄賂與官員權力腐敗的期權化趨勢,反映的都是同一類問題,即官員把社會和國家賦予的公共權力完全私有化,與當地的小集團結成利益共同體,從而使得正式的規則名存實亡,取而代之的是為少數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