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博弈(第3/3 頁)
讓王崇古有權,也要能插手進去,可該讓誰來?”
想到這裡,萬曆的思緒漸漸開闊。
他看向了坐如青松的譚綸。
稍作思考,打消了這個念頭。
譚綸是兵部尚書,在治理兵事上也很有想法,把他調到京營去,萬一和王崇古的理念不和,那該聽誰的?
想都不用想,兩人肯定會理念不和。把兩個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扔到一起,壓根不會成事。
更別說,在兵事上,譚綸也未嘗會聽萬曆的。
所以,此人不行。
得找個聽話,還能節制王崇古,還不會有什麼想法的人。
忽然,萬曆眼睛一亮。
張鯨,不就是最好的人選嗎?
這小子能幹出毆殺張大受的事,就證明他有些手段,在兵事上,他一竅不通,當然不會和王崇古起爭執,他對萬曆又足夠聽話,可以按照萬曆說的來。
這正是萬曆所需要的。
明朝鎮守太監製、監軍制等制度差不多就是如此,有這兩個制度在前,往京營裡塞一個張鯨,也是順水推舟的事。
文華殿鴉雀無聲,張居正看了一眼沉思的萬曆,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不詳的預感。
怎麼這幅樣子,越看越像世宗皇帝?
忽的想到了之前萬曆整治馮保的手段,張居正的心情鬱悶了一些。
就在張居正胡思亂想之際,萬曆說話了:“張先生,這京營事大,不能一言以蔽之,王愛卿戰功卓著,能力超群。按理說,治理京營綽綽有餘,可朕覺得,此事不能操之過急,應該先摸清楚京營的情況,然後再做定奪。朕倒是以為,王愛卿可以勝任此任!”
張居正琢磨著萬曆這話的含義。
還沒等張居正想出來什麼,萬曆就說道:“張先生,不如,先讓王愛卿回來,摸一摸京營的情況如何?”
這讓張居正有些懵。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同意,還是不同意?
要是之前,張居正或許不會在乎這些,但如今,馮保元氣大傷,司禮監也不是馮保的一言堂,儘管萬曆沒有親政,若是用其他的手段,把奏疏給否了,那他張居正還怎麼做事?
無形之間,萬曆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萬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