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博弈(第2/3 頁)
過萬曆了。
明朝沒有百度,想要查資料,只能從浩如煙海中的史料中尋找。
洪武、永樂距今足有兩百年,加上劉大夏焚燬航海資料,致使史料丟失甚多,使得譚綸和徐澤民的工作極為艱難。
但他們依舊樂此不疲,沒有任何怨言,孜孜不倦的蒐集整理。
在這期間,他和徐澤民配合甚好,兩人也漸漸熟稔。
譚綸看到萬曆的目光,朝著萬曆投去了一個堅定的眼神,隨後便目不斜視,正襟危坐。
萬曆環視一週,滿意的點了點頭,就讓張居正開始講讀。
四書五經,微言大義,可在治國上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講讀完畢,張宏替代馮保,把司禮監的奏疏搬了過來。
前幾天,馮保向李太后請假,說自己病了,身體不好,要休養幾天,李太后沒有多想,就同意了。
於是,講讀時,萬曆就讓張宏代替。
萬曆才不在乎馮保是真病還是假病,他不在更好。
萬曆翻看著送過來的奏疏,不由皺緊了眉頭。
最近這段時間的奏疏,不管是在質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要比之前高出很多。
那些雞毛蒜皮的奏疏,幾乎快要絕跡了。
由此來看,張居正的考成法還是很不錯的。
忽的看到了張居正的奏疏,萬曆瞥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張居正,將奏疏拿起,翻看著。
眉頭皺的更緊了。
《臣請整頓京營疏》:兵者,國之大事也……
看完之後,萬曆也明白了張居正的想法。
王崇古的名氣,以及和張居正之間的關係,萬曆瞭解一二,按理說,這樣的人才應該充分利用。但張居正已經執掌兵部、薊鎮,此時伸手掌控京營,胃口未免有些太大了吧?距離京師最近的兵馬,全都被他牢牢把控著。
可京營靡廢日久,想要整治非要下猛藥不可。萬曆也早就有這方面的想法,也一直思考這方面的辦法。
王崇古治軍有一套,當下的形勢,讓他來整治京營再正確不過,可他和張居正之間的關係,卻讓萬曆為難。
何況,王崇古再怎麼會治軍,也有時代的侷限性。
京營之糜爛,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弄好的,而且,萬曆還有自己的想法。
若是能根據如今時代的特點,再結合後世兵事的優點,進行治理,會不會有意象不到的效果?
王崇古身經百戰,對他而言,萬曆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不假,可如果讓王崇古按照萬曆的想法,來治理軍隊,恐怕,他壓根不聽。一個小娃娃會治理軍隊?說出去也沒人相信,就算這小娃娃是皇帝。
更別說,京營至關重要,如果壓根不聽萬曆的掌控,那還得了?
儘管兵權本來就和萬曆沒關係。
萬曆看向張居正。
張居正依舊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合上手中的奏疏,萬曆沉思起來。
“京營早就爛的不能再爛,一群投降派,慫包軟蛋,讓他們拱衛京師,也就是裝裝樣子。
讓王崇古治京營確實不錯,此人能力出眾,戰功赫赫。如果,我能引入其他手段,節制住王崇古,並且在京營中有些話語權,或許,還能把我的一些想法新增進去。”
“讓王崇古先幹著,以後他退了,我再順勢把京營收過來,未嘗不可啊。
治理京營必須挖骨療毒,京營又是那些勳貴的後花園,什麼爛貨都往裡面塞,吃空餉嚴重。
治理京營相當於要他們的命,這些人可不是安分的主,肯定會鬧起來。若是讓王崇古和張居正擋在我面前,那我會舒服很多!”
“應該安排個人進去節制王崇古,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