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顧憫聽完探子稟報,大拇指推了一下繡春刀的刀柄,刀身出鞘,閃過一道寒光。
「派人繼續跟著太師府的人,不要打草驚蛇。」
—
示威的落榜舉子,在杜府門口鬧了一天,直到晚上才散去,第二日清早又自發地聚集過去繼續鬧,害杜謙仁出入都只能和下人們一起走後門,堂堂太師,內閣首輔,實在憋屈。
五城兵馬司的人倒是來過一趟,但面對的都是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各個還都有功名在身,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過。
更別說後面皇帝還發了旨意下來,說士子們因為科舉舞弊案心裡有怨氣乃是常理,下令在案件審查清楚之前,五城兵馬司對鬧事士子只能疏導勸解,切不可動武傷人。
好嘛,這下等於連皇帝都默許士子們鬧事了,直接人手一道免死金牌,五城兵馬司更是管不了了,乾脆就放任他們去杜府門口鬧去,反正都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書生,也不怕他們鬧翻天。
因為科考鬧出舞弊案,連累這批新科進士的授官也被耽擱。
為了平息鬧事士子的憤怒,皇帝這日早上宣了榜眼和探花入宮覲見,商量應對之策。
三人談了足足有兩個時辰,談話的過程中沈映就發現了,古來能進士及第的,絕非等閒之輩。
謝毓自不必說,出身清貴,才學氣度皆是不凡,侃侃而談間出口成章,深入淺出,讓沈映真正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相比謝毓,出身寒門的榜眼郎劉協在談吐上就要遜色不少,當然,這也和家世有關。
劉協已年近三十,家中貧寒,全靠老母賢妻給人做針線活來支撐他科考之路,會試考了三次才得以高中,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劉協文章雖寫得好,但不善於言談,貧苦人家出身,聖駕跟前自然不像謝毓那般收放自如,談論中也是應和謝毓的時候多,不過當沈映單獨問他想法的時候,劉協說出來話也頗有些見地,可見是個胸中有丘壑之人。
聊了一上午,沈映心裡對榜眼、探花已經有了大致印象,都還比較滿意。
朝廷需要謝毓這樣才高氣傲的人才,當然也需要劉協這種老實本分的臣子。
聊得差不多了,沈映擺了擺手,道:「好了,聊得也有些時辰了,雖然今科出了舞弊案,但榜眼郎和探花郎還是深得朕心,其他人暫且不論,朕會命吏部先授你們翰林院編修一職,從明日起,你們二人就進翰林院當值吧。」
本朝有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因此入了翰林就等於有了位極人臣的機會。
沈映單獨給謝毓和劉協二人授官,也是想讓其他朝中搖擺不定的大臣們知道,效忠他這個皇帝,也能平步青雲。
果然謝毓和劉協聽完後臉上俱是一副喜不自勝的表情,連忙磕頭謝恩。
沈映看著兩位新科進士,拍了拍身下龍椅的扶手,臉上忍不住浮現出一絲得色,他算是能夠體會唐太宗說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這句話時的心情了。
只要坐在這把椅子上,都不需要他去特意招攬,全天下的英才自然便會爭先恐後地匯聚在他面前,聽候他差遣,這樣的感覺,實在美妙。
「榜眼郎先退下吧,朕與探花郎還有點事要說。」坐的久了,腰有些酸,沈映起身活動了下腿腳,揮袖讓劉協先離開。
謝毓猜到皇帝將他單獨留下所為何事,等到劉協走了後,主動開口道:「皇上,臣已按您的吩咐,煽動士子們前去杜府鬧事,可如今民怨沸騰,不可抑制,若是朝廷還遲遲不給出此次科舉舞弊案的交代,恐怕士子們難免會對朝廷失望。」
沈映不以為意地淡笑道:「朕知道,放心,等時間一到,朕定會給士子們一個滿意的答覆。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