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角色對調(第2/5 頁)
步步踏上更高的舞臺,第四——要到第四了,才要求具備一定的做事能力,因為一個考中了庶吉士,進過翰林院,有機會入閣的官員,他是不需要去做親民官的,連知縣都尚且不必做,更何況更低一層的親民小吏?他的做事能力,便體現在把文書做好,奏摺寫好,僅此而已。
很多閣臣一輩子沒有做過親民官,譬如如今的葉首輔,從翰林院修撰而至太子左庶人,又至金陵禮部侍郎,這是他唯一一次受排擠而外放,回京後便立刻高升為禮部尚書,從而入閣。葉首輔對田間地頭的事情,可以說是從無瞭解,他的資歷在買活軍這裡毫無疑問,根本是不合格的,不能被委以重任,既然為首輔,‘從天下立論’,那便要對天下的資料瞭如指掌,葉首輔……恐怕做不到這一點。
這還不是讓人絕望之處,最讓人絕望的,在於如今敏朝的親民官,恐怕也對本地的資料一無所知,甚至連六部中人,都對於天下的資料不甚了了,要找到對政務資料真正有所瞭解的人都很難,因為敏朝的資料已經很久沒有人去統計過了,不論是最重要的人口、田地,還是次一等的,謝六姐一文中提到的‘相關犯罪率’,既沒有人瞭解,也沒有人真正感興趣。便是要去做,都無法想象該如何去做到。
這是……讓人絕望的差距。
並非是船堅炮利,火力的直接對比帶來的恐懼,也不是奇技淫巧,宏偉仙器所帶來的震撼,這種對於統治細節的拿捏,卻是在無聲無息中讓人完全陷入了絕望之中,差距太大,甚至連學都學不來,甚至於已經大到了這一方應該完全放棄學習,轉為抵抗的地步——這是一種全維度的碾壓,對買活軍的學習不但很難收到效果,甚至反而會加速敏朝的崩潰。
就譬如說辯論的二十四謬誤,如果完全避開,只剩下對事實的陳述,那麼閹黨、西林之間的矛盾便只在於一點:閹黨認為西林所代表的地主竊取了太多朝廷財政來源,而西林認為朝廷的清廉度讓人絕望,有太多規矩之外的支出,如果如實納稅,他們所在的階層便將很快地破產消亡,而收斂上來的錢財也不可能完全進入朝廷財政,一定會有相當的部分被閹黨貪汙,根本解決不了現在的財政問題。
話是說開了,那後續該怎麼聊……雙方的矛盾根本不可調和,餘下的手段大概就只有用武力互相消滅了,但這又是朝廷所不能承受的。所有以邏輯謬論粉飾的攻訐,還有廠衛的特務政治,實則都是為了在根本矛盾無法調和的情況下,推動朝政得以維繫——至少百官的俸祿要發吧,至少遼餉要能湊得出來吧,又不願意把問題說透,又要繼續,可不就只能如此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下去了?
但買活軍來了,買活軍這裡,秉持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制度……買活軍不需要地主,他們透過修路和鄉村掃盲教育來完成鄉鎮和縣府的快速資訊交換,如此,他們便不需要宗族和地主代為統治村鎮,地主便一下沒了存身的土壤,而官吏的來源也極為廣泛,從一開始,吏目的人數就規劃得很多,和本朝完全不同,所有的吏目都編列進財政預算裡,幫閒、師爺,在這樣的體制裡完全可以自己去考吏目。吏目多了,出人才的機會是不是就更大了?
最重要的是,買活軍這裡的教育不但完全免費,而且被強制納入了生活中,而且也沒有非進士不入翰林的規矩,倘若買活軍要組建內閣,其選拔範圍絕不是隻以三年幾十人為週期產生的庶吉士群體,而是在萬千吏目中透過實幹和競爭一步步走到備選職級的官員……買活軍這裡根本不需要珍惜什麼良才,良才實在是太多了!你犯了錯,能替代你的人數不勝數,這樣的競爭之下,誰敢不好好做事?!
論到競爭的激烈和辦事的能力,內閣可以相比麼?這一點任何人都可以得出結論,就連王肖乾也不得不承認,如此的選拔比所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要合理得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