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2 頁)
◇��歡◇迎訪◇問◇
第35節:戰場醫療(2)
戰爭中,西方紅十字會支援清國的活動受到日軍的關注和監督,曾派遣代表和醫師前往紅十字會醫院進行視察。紅十字會是民間的中立組織,醫療只限於人道意義上的救助,醫療規模和條件難以適應大批戰傷救助的需要。明治天皇早年曾宣佈加入國際紅十字會,因此戰爭中的日本對西方人協助清國救死扶傷的行動表現出相當的寬容。遼河平原作戰期間,大本營派遣了一支特殊使命的醫療小組,前往西方人在營口設立的紅十字會醫院進行戰傷學研究。日軍陸軍的研究目的,是為瞭解村田步槍的實戰效能。軍醫小組在紅十字醫院詳盡調查了負傷清兵的傷口狀況。結果發現,大部分清兵中槍位置,多發生在身體背部或臀部,身體前部被彈者非常稀少。這一調查結果和前線作戰兵士的報告研究表明,負傷清兵是在逃跑的狀態下,被敵軍槍彈命中的。按照村田步槍的設計效能,彈頭在500‐600米之間具有最佳穿透效果,而清兵的軟組織傷口內大多數留有彈頭,可見一些清兵是在逃至1,000米以上時,被無力彈頭追傷所致。
清軍醫療制度上的缺陷,導致清國對日作戰中處於極端被動的境地。西方紅十字會奇蹟般地出現,無疑給清軍送來及時雨。他們無所求地向清國人伸出援手,外來文明對封建王朝進行了又一次道義上的精神感化。然而,清國人卻沒有在他的史書上,給為大清國作出貢獻的外國紅十字會留下感激的紀念篇章。
日軍戰場醫療
日清戰爭的戰場衛生,是日本近代第一次海外作戰遇到的最大課題。日軍陸軍野戰衛生長官軍醫總監石黑忠惪,負責戰爭中野戰部隊的衛生事務,統理傷病者治療、送還後方、疾病防疫等職責。履行職責包括衛生部人員調遣、醫療物資補充、恤兵團體的指揮監督、戰地各軍醫部編制下衛生部隊的指揮監督、內地部隊的衛生勤務和陸軍省醫務局間的統轄。
日軍軍醫指揮機構主要分類,軍軍醫部(第一、二軍司令部各設定一單位);佔領地總督部軍醫部;臺灣總督府陸軍局軍醫部;南進軍軍醫部;師團軍醫部;兵站軍醫部;威海衛佔領軍及混成第七旅團軍醫部。部門編制有:隊屬衛生員;衛生隊;野戰醫院(近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師團各設兩單位,第五師團設三單位);衛生預備員;衛生預備廠(各師團設一單位,歸兵站部調遣);患者輸送部(各師團設一單位,歸兵站部調遣);兵站部附屬衛生部員(分為兵站監督附屬、兵站司令部附屬兩種)。
從1894年6月入侵朝鮮至1895年12月從遼東半島撤軍,日本在朝鮮、清國本土、臺灣、日本內地的出征部隊和本土部隊中,死亡者總數達20,159人,佔總兵員數285,853人的7。海外戰役中,日軍共死亡13,488人,其中病死11,894人,佔死亡人數的88。出戰部隊患者數為171,164人(朝鮮22,061人、清國本土83,299人、臺灣65,804人)。戰地入院患者數為115,419人,其中送回日本本土治療的患者,朝鮮和清國本土共40,300人、臺灣27,300人。日軍在戰場上的非戰鬥減員比例之高,遠遠超出了日軍的預想。
作戰部隊大量傷病死亡的原因,除了戰鬥中直接死傷外,大部分是因戰地氣候環境惡劣、居住狀況簡陋、清潔飲用水缺乏等因素引起的疾病造成的。尤其在朝鮮、遼東半島東南部、臺灣及澎湖島作戰中,部隊遭遇疫病襲擊的慘狀叢生,痢疾、霍亂、傷寒、瘧疾、腳氣等疾病造成大量的非戰鬥減員。陸軍在戰中發生意想不到的腳氣大流行,使戰爭中樞的軍醫總監,為明治軍隊建立軍醫制度的醫學博士石黑忠惪受到各方的批評指責。1897年,石黑辭去醫務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