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5 頁)
景象。
據說,臨行前,英魂軍團長貝爾哈瑟同伊萊亞抗議,認為如此強硬的作派非但不會緩解事態,反而將激化矛盾。伊萊亞以絕對的領導權迫使貝爾哈瑟服從,後者不得已才抽調兩營配合他的行動。
伊萊亞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先斬後奏。當女王獲知此事,已是三日後。這位氣得發顫的最高掌權者,怒不可遏地宣稱要撤了伊萊亞的軍權。
然而軍令狀還未發出,更令人震驚的訊息又傳了回來:不堪欺凌的工人,自巴倫偷渡上經維亞港轉道向約哲姆的貨船,於維亞港跳船渡海至凱厄司,引來凱厄司軍。
維亞港位於約哲姆西南,與凱厄司同樣一海之隔。說是海,其實兩者間的距離與一條大江差不許多。約哲姆是軍港,防守嚴備,一般企圖逃往凱厄司的多由維亞港入海。
因為國內的暴動而引來國外的軍隊,任誰都不可能坐視不管。女王一方面立時移送外交檄文,宣告他國不得干涉我國內政;另一方面緊急安排應對部署。
朝中大臣分成兩派,一派要求徵召伊萊亞回朝問責,由修奈澤爾代領兵權指揮作戰;另一派認為這時節剝奪伊萊亞權力,萬一引得他與外軍合謀,得不償失,應由他繼續指揮,戴罪立功。
令人驚訝的是,最近普遍向修奈澤爾示好的希澤,與素來不喜歡伊萊亞的瑟曼薩,竟是主張伊萊亞戴罪立功。以卡倫特侯爵為首的上三家,亦紛紛上書附言。
女王撤回軍令處分,改發任命文書一封督促伊萊亞積極備戰,並向朝廷承諾,一旦伊萊亞作戰失誤,當即改用修奈澤爾。
當英靈、英耀的旗號經哈福德郡移往約哲姆與前線部隊會合,拉斯菲爾蒂等同郡裡的民眾一般,在路旁目送。
此時此刻,他們似隱隱猜到修奈澤爾的意圖。
然而,縱知勝利數他,亦不能嬉笑顏開。因為他的賭注,是成千上萬的無辜百姓。
大抵是這時,拉斯菲爾蒂才真正體會,他曾經對她說的那句話的蒼涼。他說——
任何一個將軍的威名,都是靠血與肉堆鑄的。
☆、Chapter。21(1) 戰火迷霧
***
作為帝國三大軍團,英靈、英耀、英魂的首要職責是守衛王都以及各大重要城市。邊防任務由邊庭十二團擔當。唯有重大戰事將臨,才據情況調動“三英”軍團。
這三支久負盛名的軍團調任,是全力抗敵,亦是一種信仰的彰顯。帝國的每個子民心中都有一團名為“三英”的旗幟——象徵著祖國的英勇神武、戰無不克。
所以,當約克希倫與萊文斯德並駕而過,殷紅錦旗與赤血披風交接,震耳的呼喊響徹哈福德郡的大街小巷,久久不能平歇。
拉斯菲爾蒂認得那兩位將軍,不用看旗號,不用看臂章。曼格菲斯所有人都認得。
記憶與現實重疊,不變的仍是,為英雄踐行的赤誠與熱情。
八年的時間並不長,卻足夠人們忘記過去種種悲哀與醜陋——人們總能記住美好,而遺忘過錯。
八年的時間也不短,足夠顛覆人們的生活——有些人淪落天涯,有些人更名改姓,只為存活二字。
而另一些人。
他們想起八年前的將軍:刀削的面龐,刀鋒般的眼神。久經安逸與榮耀,生生英氣被髮福的圓潤磨去邊角,不常打磨的刀鋒有了鏽色。
是命運眷顧,還是命運嫌棄。
伊萊亞與親衛隊由加西西港登船,經水路直達約哲姆。
哈福德郡的居民無緣一睹殿下尊容,人人扼腕嘆息。街市依舊聚集著各家太太,笑聲嚶嚶不絕於耳。輕鬆閒話,莫不是誰家將帥一表人材,哪列官兵長相出眾。
——只要戰爭的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