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宮廷歲月167(第3/5 頁)
是更‘危險’的至少那可不是明君該有的樣子。
尤其是在這件事上,郭敞確實‘理虧’,雖然他自己不這樣覺得——正常的晉封后妃,皇后也沒理由阻止,找不到皇帝和妃子的錯,那就真成撒潑了。但具體到郭敞想封素娥,只當下四妃俱全,就足夠張皇后站在更有優勢的位置了。
貴德賢淑四妃無錯,郭敞也的確沒有貶她們哪個的想法。這時候要封素娥,就得增加一個妃位名額,這顯然是破壞制度的行為啊!
而破壞制度這種事兒,向來很微妙,或許是一件小事,但當事人在道德上會面臨極大危機。換個說法就是,其他人都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反對他了。
“聖人這又是何必,有什麼事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教它過去?到時候還樂得輕鬆!”張皇后的心腹鄭姑姑輕聲細語地勸慰張皇后。
自從郭敞對張皇后說了要給素娥封妃的打算後,張皇后並未直接反對,郭敞走後她也沒對宮人發怒。但這種‘平靜’,以及硬抗到底的舉動,更讓她身邊的人擔心。既擔心她這樣氣壞了身體,也擔心她觸怒了官家,最後更不得好。
鄭姑姑見張皇后依舊不言不語,又繼續給她‘分析’:“聖人,民間還有俗語‘不聾不啞不當家’,聖人既當著後宮的家,更不好太計較官家那些事兒了。其實聖人很不必如此,如今高順儀風頭正盛,就隨她去吧。”
“您想想過去姚貴妃如何,曹淑妃如何?不都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過嗎?而今又如何?”
“官家向來就是這樣,寵愛的時候極為盛大,但
() 有了新人忘舊人也是極快的。想當初,官家答應過曹淑妃要給她一個妃位,若不是尚淑妃‘及時’下去了,說不得早就添一個妃位了。然而縱使是那樣的曹淑妃,說淡也就淡了而只要聖人無錯,穩穩當當坐鎮中宮,那些妃嬪縱使風光一時,也無法威脅到聖人您。”
聽到這裡,張皇后終於嘆了一口氣,出聲道:“你們這般瞧著高氏,覺著她與過去得寵的妃嬪並無兩樣,本宮卻不能。本宮總覺得官家待她是不一般的,那是在姚貴妃、曹淑妃身上都未曾得見的。”
“先前姚貴妃、曹淑妃得寵,本宮也憂慮。尤其是剛做了皇后那會兒,還逢著宮裡有姚貴妃這個官家自東宮時就十分寵愛的妃子,她還是皇后之下第一的貴妃,心裡更擔心了。但時間久了,本宮也品出來了”
“咱們這位官家算得上是無情的,寵愛歸寵愛,意思並不大,所以不會出現後宮亂了規矩的事兒。本宮這個皇后,雖不如先頭康皇后得官家的心,也能坐穩。這些年,本宮與官家爭執那些小事,說到底還是心裡不甘心。”
“憑什麼那些婢妾之流也能本宮卻”剖析到這裡的張皇后已經很平靜了,至少比過往任何一次都要平靜,但那股子不甘不忿還是從眼睛裡、嘴角上洩露出了一絲絲。
當然了,這剖析自我的言語在此時是次要的,所以張皇后也就是隨意說說,很快就道:“這次本宮也不是和官家逞一時之氣,是真的看不過去!眼下沒得妃位,官家也要給高氏一個妃位。等到了妃位,若覺得這妃位也不配她了,是不是還要叫本宮讓位?”
“妃位尚且可以添一個,雖說是壞了祖上制度,可到底不是大事。但後位呢?可沒有兩個皇后的說法過去本宮也看不過那些妃嬪太得意了,不像樣子——呵呵,天家本來就是最不講究這些的,民間哪有這般?”
“但終歸本宮心裡並不覺得那些妃嬪再得寵、再是受晉封,就能取代本宮。只有高氏這回不同,我是真覺得那事是有可能發生的。”這算是張皇后的直覺,沒什麼道理可講。不過直覺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潛意識集合了過往經驗做出的判斷,也不能說是‘無稽之談’了。
張皇后話都說到這份上,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