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宮廷歲月167(第2/5 頁)
就和他猜的那樣,有些奇異的高興,道:“這就是你所不知的了,素娥性情最怕麻煩。朕自做了決定,她面上會說好,心裡卻發愁。”
“索性她愁來愁去也無用,不如叫她不知道此事,或者以為此事是假的,心裡放寬些。再者,這算什麼恩典,也值得特意叫她感念?真要大張旗鼓地與她說了,反而叫我們都不自在。”
王志通如今是瞧出來了,官家正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呢!高順儀什麼都是好的,哪怕有些東西官家會不高興,但那其實是另一種好——所謂‘任是無情也動人’,‘無情’難道是什麼好詞嗎?不過是放在這個人身上另有一種動人,所以好罷了。關鍵是這個人,而不是‘無情’。
郭敞並不覺得給素娥封妃這件事會有實質上的困難,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在一開始就遇到了阻礙。
阻礙來自於王志通都忽略了的地方(至少口頭上是忽略了),即張皇后王志通認為在封素娥為妃這件事上,於後宮是‘不必說’,這是因為後宮唯有皇后這個‘正妻’有資格對這件事發表意見。而以張皇后如今的處境,其實不應該反對的。
張皇后以皇后來說,沒有原則性的錯誤或別的大錯,但她也沒有保障其特殊地位的優勢。她出身是不錯,可沒有不錯到被保送皇后之位,實際上當初的皇后候選人可不止她一個!就單純比出身的話,宮裡也不是沒有比她更高的。
而出身之外,她甚至劣勢多多,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無寵且無子。單純的無寵或者無子,問題還不大,歷朝歷代也不少無寵或無子的皇后,不耽誤她們坐穩皇后寶座。只不過無寵且無子,那就是非常危險的訊號了。
很多以‘無子’之罪被廢掉的皇后,根本問題其實不是無子,而是她們無子的同時還無寵!
張皇后過去雖然時不時會不滿,甚至反對郭敞的一些決定,但總的來說是配合的。郭敞對此也沒什麼不能接受,畢竟是皇后呢,怎麼可能真的就是皇帝的應聲蟲。事事順從的只有婢妾,哪裡是妻子的樣子?
張皇后的配合,既是對皇權的服從,使她相比起普通的妻子更容易屈服。也是因為她對自己的境況是有認知的,打鐵還需自身硬,不是霍光那種級別權臣的女兒,同時還無寵無子的皇后,
有幾個敢和皇帝硬抗?
所以(),郭敞和王志通都想到了張皇后會發發脾氣№()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或許還會和郭敞不滿抱怨,但最終總會接受。
但超出預計的是,張皇后對這件事的反抗情緒高的驚人!當郭敞將這件事與張皇后說開,她就明確表示了反對。
這一次她並沒有發脾氣,沒有和郭敞口頭上爭辯,她是一言不發的,但就是不配合。這種‘軟對抗’其實更難搞,郭敞又沒有廢后的想法,皇后硬是不願意配合,他一時之間也有些不好下手——這就如民間,稍講究些的人家裡,大娘子不點頭,做丈夫的也很難納妾。
是的,此時要求妻子不能嫉妒,否則就是‘善妒’,身為天子女子表率,母儀天下的皇后更不能犯這個錯。但‘善妒’並不是指不讓丈夫納某個女子,而是不允許丈夫納任何一個女子,這是有很大區別的。
畢竟,如果是某個不合適的人選,丈夫又執意,妻子還有勸諫的義務呢!這是受褒獎的。
另外,郭敞也不得不顧忌外界的言語,之前不在意是因為可控,些許流言不重要。而如果張皇后非要和他硬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怕是就連前朝朝臣也會更加反對——這裡的重點並不在張皇后,張皇后家在朝廷並無特殊影響力,張皇后自己也沒有‘賢名’或者‘太子’這類能讓朝臣幫她的籌碼。
這裡的重點還是郭敞,郭敞表現出的皇后極力反對,也一定要抬舉某個寵妃的傾向,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