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下賂,說白了就是靠的自己那點真實的本事。我像,這也應該就是為什麼許多大名鼎鼎的球星在社會上與人相處很不容易,周圍的人卻都說他是個好人的原因,因為他肚子沒那麼多花花腸子。寫球世紀上也應該如此,雖說足球的周邊剩下的僅是娛樂,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娛樂並不等同於搞惡。
足球本身其實就是一種中性的東西,雖然並不是說不可以透過人際關係給足球定一個性,不過對於足球本身來說,人際關係只能讓中性的東西變得有所傾向,無論傾向朝向哪邊,或者對於對手、或者對於自己都是不公平的。
足球其實也可以複雜,問題是足球你一把足球變得複雜,“公平競爭”就喪失了它原本的魅力,如果連“公平競爭”都沒有了,那足球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甚至身敗名裂。比如,AC米蘭、馬賽、尤文圖斯。
據我調查,目前在CCTV…5裡說球越來越不受觀眾待見,尤其是在80後、90後那一代中間。而像董路、李承鵬這些“專家”反倒是越來越受人喜歡。
因為什麼呢?就因為後者最大的作為就是用社會圈裡的大俗套競技圈裡的小足球,把簡單的足球關係說得跟中國式社會複雜的人際關係似的,最大的能效就是拿足球來套社會上的人際關係複雜,把足球說得跟評書、相聲似的。我估計那些“專家”他們說球的最大目的似乎不是說球,而是取悅觀眾的某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社會人際關係的樂趣,要把足球和足球原理在說球的過程中上升到根本與足球絲毫不搭界的“高度”。比如,在這方面,我覺得東方衛視那些一天到晚只穿西服不穿球服的主持人的嘴上用詞就比較豪放(基本上屬於大放厥詞),一下寫足球的筆下絕對是仄仄生輝。這也難怪“滬評”為什麼後來會力壓“東北評”成為中國三大主流評球系之一,也難怪為什麼央視的劉建宏、張斌給大眾的感覺是越來越沒譜。
再說到球迷為什麼偏偏喜歡看這些呢?照我說,主要是球迷早已習慣和喜歡把中國式社會的複雜人際關係精神散佈在自己生活裡。他們白天上班和同事的關係要搞得複雜、他們上學和同學的關係要搞得複雜、他們回家和親戚間的關係要搞得複雜,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人際關係複雜也就算了,最可悲的是自己一個休閒看球的時候也不忍捨棄複雜的人際關係精神並拿這種精神來充實緊張生活外為數不多的輕鬆,充分享受雜基本上就等於樂的樂趣了。當然,我不能直接說這是低階趣味。
小時候我也不太喜歡央視的劉建宏和張斌,因為那時只能看CCTV…5,其他電視臺的體育節目看不到,所以青春期的逆反心態就給他們的印象做了個“很好”的樣子。
後來,中國的電視越來越發達,在網上都可以看到足球電視,所以客觀世界就給了我主觀世界越來越多的“同比材料”了。於是也就慢慢發現,過去一直被自己認定十分犬儒的劉建宏和張斌才是真專家。央視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基本上和足球一樣,懂就懂,不懂不裝懂,很自然。另外,他們至少總是站在更多的人的立場和角度上去說球,站在中國足球的立場上說球,至少站在中國人角度上說球。贏了和觀眾一起高興一個,輸了也不說氣餒的話,為人做派很是陽光。特別是在中國足球就快被N多“專家”主觀罵死了之際,央視主持人還是始終站在客觀的角度上說事兒,保持十分冷靜的頭腦。央視主持人其實也是人,也是中國人,特別是在中國足球連續失敗之後,他們應該也很難受,在這個基礎上也就引出了他們最可貴的一點:“要做公眾人物,先要保護公眾形象。”
說到在野的不少“專家”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不少“磚家”的樂趣是,成天以曝中國足球的醜事為榮,變相給足協、國家隊無線壓力為榮,為給球迷的感覺是為中國足球說話為榮,最後拿前三個榮引出最後不斷地成就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