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蒼穹不塌,漢朝永存"(第3/5 頁)
的決心,“陛下,殿下,我願意為我們的騎兵擔任後衛,誓死保衛國家的安寧!”
皇帝劉微微一笑,隨即表情變得嚴肅,“戰場上,避無可避!現在不行動,更待何時?我們必須以武力擊敗這些賊人。一旦開戰,就讓我們以十萬鐵騎,徹底盪滌乾淨這些威脅!”
“爺爺!”劉盈語氣突變,他坦然說道,“實際上,我現在也反對遠征了。”
皇帝劉的眼角微微一抽,目光突然變得銳利。
劉盈直視著年邁皇帝銳利的目光,語氣堅定,“今年年初,木英率領十萬大軍進攻陝西和秦地。上個月,呂達、富友德、木英及小何率一萬九千騎兵對北方邊境實施了三面包圍攻擊。這個月,更是動員了二十九萬大軍前去平定雲南。”
“人民已經對戰爭感到疲憊,正如您之前所提到的。戰爭消耗的是糧食,受苦的往往是無辜的百姓。如果我們再次對北秦發起大規模的戰役,後勤的糧食供應、運輸和裝備需求將使人民不堪重負!”
“尤其是在北方,漢朝在征服秦地時,北方土地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家園被毀,生靈塗炭。現在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再次徵兵將會耗盡人民數月來辛苦積累的儲蓄。”
“確實,戰爭是需要資源的。”皇帝劉沉聲道,“漢朝成立至今不過九到十個月,繼承的是秦朝分崩離析的殘局。這就像是無米之炊,難度極大。”
“但這情況不同,你無法理解!”皇帝劉激動地吼道,“現在是我們利用強大騎兵的優勢,趁機擊敗北秦的良機。如果我們不全力一擊,一次性打敗他們,我們將不會有第二次機會!”
“記住我的話!”皇帝劉繼
“有些事情必須立刻著手處理,否則未來幾代人都將面臨更加艱鉅的挑戰!”
然而,劉盈的觀點似乎更加中肯。
漢朝已經連續數月不遺餘力地動用其軍事力量,而那些令人矚目的軍事成就背後,是人民付出的淚水和汗水。騎兵的維持成本,從糧食到飼料,無一不是來自平民的貢獻。若再發起一場大規模的軍事戰役,所需的糧食、勞力和牲畜資源將無比龐大,百姓如何承受得起?
這一點,皇帝劉並非無知。他內心深處,總是渴望能夠一次性、永遠地解決問題,消除所有威脅。
“作為漢朝的後代,我也堅信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時機必須謹慎考慮!”在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之際,最年長的孫子劉啟終於打破了沉默。
劉盈卻皺起了眉頭,“你懂得什麼,在這兒胡言亂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呂后也隨之開口了,“我的孩子們,國家的大事需要討論,我們不妨先退下,去外面玩耍吧!”
“作為漢朝最年長的孫子,我理應發表自己的見解。”劉啟的聲音雖然年輕卻充滿堅定,在大殿中迴盪,“國家的繁榮昌盛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儘管我還年輕,但對國家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哈哈!”皇帝劉朗聲笑了出來,“你說‘國家的繁榮是每個平民的責任’,這觀念是誰傳授給你的?”
“嗯,”劉啟沉思片刻,回答道,“我記不太清楚是哪位先輩所言。似乎是在我學習之際,某位老養父提及的,可能是東漢的顧炎武所說。我當時只是靈光一閃,急中生智地將其說了出來!”
“但是,”劉啟繼續他的話,“我看出您其實是認同這種看法的!”
“陛下所言極是,”劉啟語氣堅定地說,“既然北秦已然成為一隻受傷的猛虎,我們更應該抓住它的弱點,將它徹底擊敗!然而,正如父親所言,我們的百姓已在戰爭的的重負下掙扎求生,生活艱難。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如果不能讓人民富足,就無法真正強大。若人民的生活不富裕,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