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軍火交易(一)(第1/2 頁)
許都提出超前口號,加上他還是左都御史的孫子。
又得到一幫熱血青年的資助,大有星火燎原之勢。
董象恆作為浙江巡撫,如果不能打壓下去,以崇禎的尿性,只是讓你下獄,都是寬大處理。
所以,當聽說可以買到東明火器,董象恆就動起了心思,也想從中得到一些實惠。
董象恆於是就說:“大公子,若是能買到東明的火器,能不能勻給老夫一些。
如今金華府民亂愈演愈烈,這豎子許都,不當人子,竟然拿祖宗百年積累,來造反朝廷。
老夫多次書信相勸,豎子都無動於衷。
已經佔領了東陽、永康、武義、義烏數縣,人數多達五萬之眾。
可浙江衛所糜爛,不堪重用,朝廷又無可派援軍。
老夫手中,只有五千撫軍可以驅使,實在是無力進剿如此悍敵。”
少年說:“董大人,不是大木不願意給你,而是家父交代過,東明的二十四磅火炮,家父最多出三萬兩一門,這比弗朗機的火炮貴三倍,十八磅炮兩萬一門,十二磅炮一萬五一門,九磅炮一萬一門。
我們這幾種火炮各要一百門,至於火槍,可以出到五十兩一杆,我們要五萬杆,總價一千萬兩。
做這種生意,我們鄭家不便出面,只要董大人和鍾二公子談下價格,省下來的,就是給你的報酬。”
董象恆暗自咂舌,這鄭家還真是大手筆,一出手就是一千萬兩。
要知道大明如今國庫,一年的稅收都不到五百萬兩,也暗自竊喜,投靠了鄭家。
董象恆暗自算了一下,鄭家出的價錢,幾乎是弗朗機人的三倍。
如果能夠談到兩倍價錢,裝備自己的撫軍,綽綽有餘。
甚至還可以從中撈上一筆,於是董象恆,很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說曹操曹操就到,董象恆剛答應下來,就有門子來報,大名府鍾君義,鍾二公子登門拜訪。
為了討好鍾君義,董象恆打算親自到前庭迎接。
老遠見到鍾君義就說道:“不知鍾二公子前來,下官有失遠迎,還望鍾公子恕罪。”
鍾君義沒想到,董象恆會笑臉相迎。
這可不是大明官員的作風,但無論如何,鍾君義也只好笑臉相向,說:“董大人,君義不過一階布衣,而大人乃朝廷二品大員,何處下官一說?”
“鍾公子豐功偉績,在歷朝都足以封王賜侯,都是超品,下官不過是外派二品官員,稱下官一點也不為過。”
鍾君義不喜這種馬屁,於是說:“董大人,那也是歷朝,而如今乃是大明。
您乃是大明二品官員,君義只是大明布衣。”
董象恆的馬屁拍在馬腿上,也不氣惱。
說道:“鍾公子人中龍鳳,位極人臣,不過是遲早的事…”
鍾君義見這個董象恆,越說越離譜,於是說:“董大人,不要忘了,您現在可是大明官員,說吧,泉州鄭家,需要什麼條件?才能放了顧英的船?”
董象恆見被點破,尷尬了一下,說道:“鍾公子何出此言,扣押顧英,是因為有人舉報,說他是太湖水匪,顧三麻子。”
“不知董大人聽了何人謠言?太湖可不在浙江的管轄範圍。
董大人作為大明官員,卻為鄭傢俬扣商船,作為浙江巡撫,放著轄下的悍匪不剿,卻聽信他人,為南直隸剿匪。
再說,顧英確實外號顧三麻子,可我聽說,他只是太湖上的一個船主,正當營生。
就算當年在江陰,發生了一點衝突,後來不也化干戈為玉帛了。
君義得以認識顧船主,都是當年的江陰典史,閻大人引薦。
他們當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