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2/2 頁)
我看來,聯邦政府的首要目標只能是取消拆除設
備計劃,不管要什麼代價都在所不惜&rdo;。
《阿登納的回憶錄》(一)
1949 年春天后,艾哈德的幣制改革使得物價穩定下來,經濟生活開始活
躍。聯邦德國成立伊始,大多數德國人對新政府還抱觀望與懷疑態度。這是
喪失信心的戰敗國心理,也是對剛剛歷經的嚴重經濟困難的餘悸。他們最關
心的只是具體物質狀況的改善。儘管幣制改革和馬歇爾計劃減輕了一些困
難,但是,大部分城市還是一片廢墟,工業處於癱瘓。戰後最初幾年,佔領
盟國對德國人又怕又恨,都執行了拆除德國工業裝置的計劃,雖然冷戰開始
使裝置拆遷有所緩減,但德國工業已元氣大傷。如果嚴格按照規定將這些企
業拆卸一光,德國就不僅根本無法在經濟上恢復元氣,也無法在政治上恢復
元氣。因此,阿登納認為聯邦政府首要的目標就是使盟國取消拆除計劃,負
什麼樣的代價都在所不惜。
取消裝置拆除計劃,重建德國的政治經濟牽涉到鄰國對德的安全恐懼心
理。
對德國的恐懼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對德國潛在實力的懼怕。後來的法
國總理弗朗索瓦&iddot;密特朗在談到德國與歐洲的關係時曾講過這樣一句話,他
說,&ldo;歐洲的形成和解體都是圍繞著德國進行的。&rdo;把這句話解釋開來,就
是說德國自19 世紀下半葉崛起之日始,總是對歐洲固有秩序發動衝擊,它的
每一次崛起都是以破壞歐洲均勢為代價,使歐洲經歷一次又一次新秩序形成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