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第1/2 頁)
「哎……」梁珩一時有了希望,又希望破滅,非常糾結。
羊悉卻反而說:「陛下,這可是個好訊息。所以臣說,只有最近的案子才有證據可尋。請設想,如果此人現今仍身在尚書臺,人人皆知他是沈公案的人證,人人都去詢問,而時至今日還未翻案,這說明什麼?」
說明這位屬官的口供已經被收買了。
「而他人已不在,當年廷尉處置案件,亦只有單官一面之辭,更無其他人證。這豈非恰好說明,此人確實知道某些事實,不願為虎作倀,卻要明哲保身?」
說的是啊,梁珩為之一振,餘光覷見思吉匆匆跨過曬了一地的書卷,趕來。想是這廂說得太久,令思吉起了疑心。
「長話短說,」梁珩道,「許卿有什麼要說的?」
「臣接手王司徒留下的公務,整理卷宗時,發現均輸官呈報的賦稅,與各地穀倉餘糧數額不符。其中消失的大半,不只是入了誰的口袋,陛下若要追查這條線,臣當盡力而為。」
羊悉也斬釘截鐵道:「臣必儘快找到那位屬官。」
王簡之抱著一摞書,伸腿,思吉哎喲一聲倒栽在臺階,數人齊齊看過去。
梁珩:「……」
羊悉與許椽「忙」去照看他們的公文,留下段延陵抱著劍,好像還有什麼話想說。
「奇峰山的刺客,」段延陵盯著臺階方向,問梁珩,「你後來追查過嗎?」
梁珩答:「暫時沒有,以防被仇致遠發現之前的動向。」
「如果就是他派來的刺客,還有什麼知道不知道的。」
段延陵並不知道皇帝與宦侍相互牽制的真相,以為二者的矛盾就差捅破一層窗戶紙,逼到絕境,三宦做出什麼來都不足為奇。梁珩也不打算告訴他。
「也許吧,育哥已將證據保留下來。待到那三人落網,再行追查也不遲。」
段延陵頓時表情古怪起來,猶豫一下,問:「什麼證據?」
梁珩回他道:「操心那麼多?滾回去養傷吧。」
那其實是從刺客身上割下來的一張皮,皮上是怪異的奔馬刺青,目前有關這類刺青的頭緒並不多。鬼使神差地,梁珩沒有告訴段延陵。
王簡之撿了掉落的文書,正眼也不給思吉一個,目中無人拽得不行。思吉儘管惱怒,今日閒雜人等太多,又有臺閣的官吏,他認不得王簡之,不敢輕易得罪,繞開他依舊往連廊過來。
梁珩一瞧,沈育半晌不說話。
「想什麼?」
當年一案,如果作為人證的屬官連一份口供都沒留下,先帝究竟是怎樣迫不及待給沈矜定罪的?
沈育一陣攢心之痛,沒拿這話告訴梁珩。
水患一起,丞相半年以來的痼疾一夕便好了,頻繁來往內廷,與梁珩商議流民安置等事宜。並在這關頭,重新認識了當年太子伴讀,如今的武官右都侯。
大江以南亓國的領地,他都諳熟於胸,水系的走向,官道背道,州郡收容能力,逐一道來。
「南北貨物,都在始興集散,轉輸王城,始興富庶甲天下,但百姓從商而鮮務農,錢多沒糧,一時湧入大量人口恐怕難以供養。」
「沈大人所言不差,」段博腴點頭道,「依你之見該當何去何從?」
案几上鋪開一張牛皮地圖,墨線繪製亓國疆域,沈育點了幾個地方:「始興毗鄰的幾個州縣或可暫作收容。一則因始興經商風氣盛行,人口集中在城區,郊外大量田野荒置,便被鄰縣住民接管,可說是穀倉充盈。二則離得近,始興的錢貨也好接應。」
梁珩對沈育基本是言聽計從,問丞相以為如何。
段博腴便笑道:「沈大人把臣要說的都說了,臣無話可說,只好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