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洛陽城內事(第1/3 頁)
先前襲擊莊子的乃是董卓麾下大將胡軫的人馬。
此時,他們已經回到了洛陽城。
當然,準確來說是,雒陽城。
因為,王莽以後,漢室就由“土德”變成了“火德”。
後劉秀得赤符稱帝再造大漢,便沿襲了火德。
作為東漢的首都,自然不能有三點水存在。
這隊騎兵,一進城就去找了胡軫告狀,說呂布已經背叛了董相,並派出自己的親信在洛陽周邊四處截殺西涼人。
當然,他們其實也有考慮過,他們其實是被人騙了。
但是,他們現在損兵折將的事是瞞不住的,如果是被人騙了,還被人以少勝多,這不僅面子上掛不住,裡子同樣不好受。
反正自從董卓收下呂布後,呂布驟然從一介主簿,升為騎都尉,接著又加封中郎將,這樣的待遇早就激起了西涼軍內部的不滿。
涼州軍與幷州軍的矛盾,也早就不是秘密了。
胡軫得到屬下的稟報後,自然第一時間去找董卓。
一個靠著殘殺故主得到升遷的叛將,神氣什麼?
此時的董卓已經升任相國,正召集公卿商議遷都的事情。
洛陽朝堂內,眾人皆結劍脫履上殿,唯有董卓一人,腰配長劍,勢如虎狼。
“諸位,近日咱聽說外面都在傳‘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進長安,方可無斯難’。咱想問問諸位,這是什麼意思啊?”
這二十個字淺顯易懂,卻沒有人願意點破,以遂了董卓的意。
董卓見狀,甚為不悅,只好暗示自己人李儒出來點破。
李儒先是對著董卓行禮,接著又對著滿堂公卿鞠了一躬,然後抖了抖衣袖,緩緩說道:
“此乃《石苞室讖》所記載,當初太祖高皇帝按照留侯之言,定都長安,漢室得以兩百年長治久安。後來世祖光武皇帝再興漢室,兩百年來漢室一直跌宕起伏,如今外面盛傳——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進長安,方可無斯難,意思自然是在說,天理迴圈,相國應該把漢室都城重新遷回長安,以順應天人之意,復興高祖之偉業。”
聽到李儒這般說辭,董卓一拍大腿,說道:“既然是古書所記載,那定然是對的。”
聞言,太尉楊彪挺身而出,微微一禮,然後理直氣壯的說道:“移都改制,是國家大事,應該順應民心,合乎時宜。先有盤庚五次遷徙,殷商百姓民怨鼎沸;後有王莽篡逆,變亂制度,赤眉揭竿而起,這些都是前車之鑑。如今相國擁立聖主,光隆漢室福祚。若無故捐棄宗廟,拋棄園陵,只怕百姓聞而驚恐,如糜沸蟻聚,漢室恐有顛覆之禍。再者,《石苞室讖》此等妖邪之書,非聖人洪音,豈可信用?”
董卓沒想到,他已經把太傅袁家一干人等全部下獄戴罪,居然還有人敢公然反駁於他。
“楊公這是想要阻攔國家大計嗎?”董卓用上了威脅的語氣,“如今關東群賊洶湧,犯上作亂,關中有崤函天險,當初秦國因之以吞天下,遷都長安,正是上合天心,下應時事。至於市井小民,不識大義,如果他們不肯走,那咱家就用兵車載著他們離開。”
兵車自然不是用來載百姓的,而是來驅趕百姓的;
而且被驅趕的也不僅僅是百姓,還可以是在坐的官員。
百僚俱皆驚恐。
這時,司徒黃琬站了出來,他比楊彪更加的堅定,雖然他是被董卓提拔上三公這個位置的,但是絲毫沒有感激之意。
“董相兵精將勇,如李傕郭汜等皆有萬夫不當之勇,更遑論牛輔董旻等人,再加上董相更是神通軍略,用兵如神,有不下兵聖之謀,不虛兵仙之變。如此看來,關東賊寇,不勘一擊,又何必遷都於函谷關內呢?這難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