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1/2 頁)
早上起床是第一頓,差不多五個小時後吃第二頓,再過五個小時隨便吃點這什麼,這頓不算,讓後去午睡,午睡一般也是四五個小時。
醒了就直接做飯吃,這是第三頓,還是五個小時後,做第四頓飯,然後就是等著天黑了。
為了叫起來方便,根據吃飯的時間,沈葉也分別劃分了名稱。
五個時間段分別為,早上,上午,午睡,下午,傍晚。
晚上也是二十多個小時,剛開始她還不習慣,睡到半夜還要起床找吃的,不然餓的睡不著,現在只要睡之前吃著零嘴把肚子填飽了,她能整夜都不惦記吃的,就是時間實在是太長了,有時候得起床摸黑上廁所。
今天看著什麼都沒幹,收穫卻是滿滿的,清潔葉清潔花,土胰子,還有她超滿意的牙刷,還有一堆沒練的肥肉跟板油,或許什麼時候她還可以去研究一下牙膏了。
正兒八經的炒茶或者對沈葉來說很難,但炒制清潔葉卻很簡單,因為啥也不懂,她決定簡單的炒制一下就好了,至於能不能用,大不了到時候再曬乾。
曬乾了總不會壞吧。 lj
在鐵鍋裡,清潔葉的水分在慢慢蒸發,帶著絲絲髮苦的清香慢慢籠罩整個洞穴,原本翠綠的的葉子逐漸變暗,炒到感覺差不多了,再去曬,曬到葉子發脆,就炒好了。
剛炒完清潔葉的鍋子還帶著淡淡的清香,沈葉用水唰了一下,就準備練豬油。
練葷油火要小,先加一勺水,水跟板油的比例大概四比一,把板油跟肥肉切成小塊,不要肉皮,跟水一起煮就好了。
出油量最多的應該是板油,就是豬肚子裡那兩塊白色的,像熬好的豬油一樣的東西,其次是肥肉,背上的跟肚子上的肥肉最好,中間還夾著一層瘦肉。
這兩個部位的肉熬出豬油,出來的油渣是最好吃的。
出油率最少的是花油,不像板油是厚實的一大塊,花油就像一朵白色的花紋,出來的油渣也是最不好吃的。
小火慢慢燒著鍋底,鍋裡的水加上混油,變成了白色的湯水,沈葉把家裡唯一的鍋蓋貢獻給了它,另外支了一個鍋子,準備煮剛剛切下來的豬皮。
這頭獠豬也不知道幾歲了,皮又厚又結實,一下兩下都切不開,扔了太浪費,她打算做豬皮凍。
冷水下鍋,把豬皮煮出血沫,感覺沒有那麼硬了,就撈出來,把豬皮上面的肥肉刮下來,皮上面沒有褪掉的豬毛也要挨個弄下來。
等處理好了,切成絲,洗乾淨後換一鍋清水繼續煮,還是小火慢燉,豬皮太老,煮的時間可以久一點。
豬皮可以暫時不管它了,煮板油的鍋開始熱鬧了起來,隔著木鍋蓋,沈葉都能聽見油渣在鍋裡噼啪作響。
沈葉揭起鍋蓋準備看一下,剛把鍋蓋揭了一半,一塊油渣就從鍋裡飛了出來。
把鍋蓋擋在身前,沈葉偷偷瞄了一眼,原本渾濁的湯水已經變得清亮,大塊大塊的板油在鍋裡已經縮成了一小塊,整個洞穴裡都散發著豬油的香味兒。
想吃油渣,撈不出來……
又把鍋蓋蓋住,還差一點火候,等花油跟板油全部捲成小塊小塊的焦黃熱油炸,豬油就徹底熬好了。
把油渣從鍋裡撈出來,剩下的就是清亮透明的豬油。
在一個大盆裡倒進半盆冷水,再把提前準備好的罈子放進去,把滾燙的豬油倒進罈子後,可以加速豬油的冷卻,能儘快凝固,也避免壇體因為高溫開裂。
豬油練好了,最後的工作就是炒油渣了,還是剛剛練油的那個鍋,也不用洗,鍋底一層厚厚的豬油,大火燒鍋,把油渣倒進去翻炒幾下,最後在撒上一點鹽。
香噴噴的油渣就出鍋了,這簡直就是沈葉童年的味道。
如果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