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第1/2 頁)
到了後來好不容易告一段落的時候,李世民無可奈何的躲了起來,讓俱文珍詐稱漢王出去郊遊了,才將隨後還在趕來的一批人給擋了回去。
李世民獨自一人躲到了後院,抱著一張古箏坐到了小水池的亭子裡,長吁了一口大氣。這一悶能將人悶死,一忙能將人忙死。朝中的這些個官員,就像是蒼蠅一樣,誰家得勢了,便齊頭湧上要討個彩頭。當年自己當皇帝的時候,也時常聽聞手下的得力臣子門庭若市。沒想到自己今天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來的這些人,也談不上是有求而來。大部份人只是來混個臉熟討個交情,為日後行事鋪條後路。
&ldo;官場麼,就是這樣。&rdo;李世民無奈的苦笑,&ldo;這裡沒有什麼真正的情誼可言。唯一永恆不變的,是利益。&rdo;
他輕撫著古箏獨自彈奏起來。一曲《高山流水》的箏曲,從他手中悠然而出。《高山流水》是先秦的秦師俞伯牙所創。分為琴曲和箏曲兩種。而這兩種曲子,在餘下的千年來都演變為不同的流派和種類。一向精通喜好音律的李世民,眼下所奏的,就是魏晉時流傳下來的一種箏曲。到了如今的大唐,這首曲子幾乎就要失傳。前世當皇帝時,他也是好不容易才得到曲譜,因此而愛不釋手。
天氣已經有了一些微涼,冷風裹著落葉四下飛旋。李世民半閉著眼睛,在涼亭裡獨自的彈奏古曲,彷彿就聆聽到了俞伯牙當時的那種心聲,不由自主的心中感嘆‐‐知音難求。
他突然感覺很孤獨。
仗打完了,喧囂隱去了。他的身邊,變得安靜得可怕。除了思念長孫皇后那些已經作古百年的親人,和李靖、房玄齡那些英魂無蹤的臣子,他突然發現,自己已經無事可做。現在這身邊,沒有親人,沒有知己,更沒有可供傾心一敘的紅顏。
李世民,他畢竟也只是人。想到這些,情不自禁的長嘆了一聲,悠悠自語道:再世為人,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看來,我也只能揮別那些記憶,在現在的這個世界裡,尋找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了。
門庭若市的漢王府裡,卻住著一個最孤寂的人。那些來躥門拜訪的人,再怎麼熱心的客套,也只讓李世民越發的感覺空虛和寂寞。
這一天,百無聊賴鬱悶了一天的李世民,好不容易盼來黑夜和倦意,剛剛躺到榻上,卻突然聽聞遠處傳來一陣陣驚慌的大呼‐‐&ldo;失火啦!皇城裡失火啦!&rdo;
他警覺的驚醒過來,推開門窗一看,皇城朱雀門附近,騰騰的煙火正在冒起,幾乎就要將那一處天際染紅。朱雀大街已經有許多的人跑了出來,驚慌的喊叫。
李世民略自一驚:皇城怎麼這時候突然失火,不會有朱泚餘黨在作祟吧?!
第三卷 九鼎 第115章 深夜火災
李世民飛快的套上衣物,提上寶劍出了房門。高固和野詩良輔,帶著那十一個漢王府親衛已經在門外等著他了。看來&l;鐵血十三&r;反應都還挺機敏。
一行人急匆匆的出了漢王府,上了朱雀大街直撲皇城。
朱雀門前,已經聚集了許多的人,緊張兮兮的議論紛紛。剛剛平定了朱泚之亂,長安城裡的人仍然心有餘悸。沒想到皇帝剛剛回宮沒幾天,皇城裡又鬧出了火災,會不會又有人來鬧事了?皇城神策軍禁衛已經開了一撥到朱雀門前,擺出拒鹿馬和柵欄在城門前隔離人群,軍士們個個都是神情緊張,手握刀槍嚴加戒備。城頭上,更是火把齊舉弓箭手林立,搞得如臨大敵。
李世民心中一犯緊:看這架式,莫非宮裡當真發生了大事?!
事不宜遲,李世民擠開人群到了門前,徑直就朝朱雀門城門走去。完備在這裡的軍士們齊聲一厲喝:&ldo;什麼人?站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