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第1/2 頁)
皇帝親自下了旨意,讓將作監的人一定要將漢王府給收拾好了。俱文珍這個漢王府總管這下可就得勢了,對那些將作將的三品、四品大員們吆五喝六當成下人來使,這些人也只能唯唯諾諾的聽命行事。誰讓漢王是眼下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呢?他身邊的近侍宦官自然也要跟著身價暴漲了。
短短的幾天時間裡,漢王府搖身一變,從一處破敝的房舍,變成了富麗堂皇的親王宅第。自從唐高宗永徽年間起,大唐的親王們一般都不住到分封的番地去了。太子自然住在皇城東宮,而親王公主們則是比較集中的住在朱雀大街西面的&l;十王宅&r;裡坊。到了玄宗年間,這裡又被人習慣的稱作&l;十六王宅&r;。意思就是,這一片裡坊附近,住的大多是皇室的宗親。&l;十六&r;當然也只是泛稱了,並不僅僅只有十六家皇親。
李世民的漢王府,無疑便成了眼下十六王宅中最引人注目的一處所在。漢王府離朱雀大街主道最近,坐東朝西,開啟大門幾乎就能看到朱雀街。門口兩隻大石坐鎮,朱紅油漆卯釘大門,門簷斗拱上是一對戲珠的三爪金龍。稍有點常識的人,看到這副景象也就會明白了‐‐這裡肯定住著皇室王親。而且那幅門匾更加說明瞭這一點,上面寫著三個大字‐‐&ldo;漢王府&rdo;。
眼下這若大的長安城裡,還有誰不知道&ldo;漢王&rdo;的鼎鼎大名?
將作監的人沒日夜夜的趕,短短几天時間,就將漢王府修繕一新可以入住了。因為畢竟不是喬遷新居,而且家裡之前還發生過一些死人的慘劇,所以李世民也藉此沒有聲張,只是靜悄悄的搬了進去。
進了大門,左右都是綠蔭蔽道,花香鳥語,環境還算不錯。主宅是一棟斗拱飛簷的大瓦房,大氣而又寬敞,倒也還合李世民的心意。左廂有幾進院落,是供客人和下人居住的客房和耳室,以及存放東西的雜間。右廂則是一片正房,專供漢王府僚屬和親兵們住的。難得是後院還有一處小池,建了假山流水和小橋樓亭,環境清幽。還有一處較大的綠茵草地,間或的栽種了一些奇花異草,倒是一處靜閒休息的好去處。
在長安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這樣大的一棟宅子,也算是難得了。雖然習慣了皇城裡的奢華與堂皇,但李世民對這處地方也還算滿意。反正自己現在孤身一人,只要一間斗室即可安身,地方大了反而會空得慌。
皇帝賞賜的百餘名僕從也都到了漢王府,開始忙活了。這些人都是從掖庭調撥來的皇室下人,不是一般的收買來的丫鬟僕人。這其中有十餘個宦官,二三十名宮女,另外再就是一些廚子、馬夫、小廝人等。從今天起,這些人都成了漢王府裡的私財,如同馬匹一樣,可以自由的宰殺買賣。
在漢王府裡逛了一圈以後,李世民也就對這塊對方沒了多大好奇心,反而開始憂慮‐‐自己接下來該幹些什麼?莫非還要盼著朝堂上出事,或是有戰事興起,自己才會有機會露頭麼?
若大的漢王府正堂裡,李世民有些慵懶的坐在正中一張太師椅上,突然感覺有些無聊和落寞,情不自禁的就懷念起前不久,在軍旅中度過的那段日子來。那時候,自己的目標明確,每天都過得十分的充實忙碌,一天天眨眼閃逝就沒了。現如今,卻感覺這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才能熬得過。想找人對對奕,也不知道該去叫誰。漢王府上下,除了他這個居高臨下的漢王,職輩最就高的就是野詩良輔和高固這兩個正五品典軍。野詩良輔目不識丁全然不識風雅,高固沉默寡言半天不說一句話,要李世民去找這兩人聊天,非活活悶死不可。其他的一些人,就更不用說了。李世民不用開口,這些人多半就跪到了地上惶恐不安。
李世民正感覺有些沉悶想找些事情來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