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十幾歲,如果說你們風華正茂,說你們好象早上###點鐘的太陽,你們會很高興。但我如果說你們離死亡還有六十多年,意思是一樣的,但你們會不高興。各種哲學、宗教的觀念都是在死亡的基礎上建立的,沒有死亡,可以說也就沒有了我們人類的文化。人要敢於面對死亡,說出死亡。魯迅講過,一個人家生了孩子,大家都來祝賀說這個孩子將來要當官,將來要發財,魯迅說這些都是騙人的,都是靠不住的,只有一個人說“這孩子是要死的”,這才是真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五四的春江花月夜:朱自清的《匆匆》(2)
人們發明各種計量時間的器具,在物理學上,可以測量到十萬分之一秒。在普通生活中,我們以一秒鐘作為最小的時間單位。一秒鐘,喀噠一下,便如同挖去你一塊肉。我們一般以為死亡離我們還很遠,好象一位客人,在幾十年以後等著我們。實際上,人並不是到了遇到那位客人那一天突然死亡的。人每時每刻都在死亡,每一秒鐘,你體內都有成千上萬的細胞死去,當然,同時也有一些細胞新生,新生的越來越少,死亡的越來越多,於是,你就越來越靠近死亡了。分分秒秒的你,都在變化。下課時的你與上課時的你已經不同了。聽完我的講課,你便又老了一點。時間問題是無數哲人、詩人、藝術家、思想家、科學家面對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我們中國的古人並不太重視,中國人的本性基本上是樂觀的,時間感不太強。近代從西方才輸入了現代性的時間觀念。我們中國傳統的時間感是圓的,迴圈的,人可以轉世投胎,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而從西方傳來的時間感是線性的,一去不回頭的,好象文章只有上篇沒有下篇,不管你活得好壞,不管你活沒活夠,就這一把,過這個村沒這個店了。所以我們現代人與古代人感嘆時間的方式不太一樣。
時間無情,歡樂時不多,悲痛時不少,它就那樣冷漠地、不受任何打動地,嘲笑著人類。
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如何怎樣戰勝時間的問題,如何擺脫對於時間的苦惱的問題。是尋歡作樂?花天酒地,當大款,還是在事業上取得成就,或是尋找一份人間真情。是立德,是立功,還是立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
文學家的任務不是替人選擇,而是把這種感情形象化,變成一種審美物件。選擇本身是各人自己的事。
我從生活給我的啟發和一些好的書籍中得到的體會是,還是要做一點有意義的事,用生命的質量來戰勝生命的短暫,(很佩服癌症協會的那些人。)用生命的高境界來戰勝永恆。當然,這要在具備基本生存條件的前提之下。
我想,《匆匆》這篇文章所給予我們的,便是這些啟發。
下面我們來細讀一下。
先看文章的題目,《匆匆》。描述時間可以有很多詞彙,也可以用緩緩,悠悠,為什麼要用“匆匆”呢?這裡已經體現出作者的時間觀,在朱自清看來,時間是“匆匆”的,是快的,是急的。這個題目就給人一種速度感,還有一種過程感。你似乎能夠看見時間以一種動態的面貌呈現在你的面前。
第一段,“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第一句是個排比句,選擇了三個似同實異的生命現象。描述的是一種迴圈的生命現象,令人感到親切、慰藉。然後第二句馬上提出一個對比,那些東西都可以重複,但只有時間不重複,“一去不復返”。這個第二句用了一個第二人稱“你”,這是直接與讀者對話,給人的感覺十分親切。最後是幾個猜測式的追問。設想那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