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部分(第3/4 頁)
工程。先生,以後這裡公共設施則絲毫不會比邯鄲的新區差,甚至還要更好。”
作為一名建築工程師,趙國利曾經將北方新區作為參照,在公司的工程師們設計了這像造汽車一樣建房子的同時,他們同樣設想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出售的不僅僅只是房子,而是出售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全新的,等於一場變革的生活方式。
“不過,交通是個問題啊!”
管明棠笑指出這些新建社群的不足之處,它們大都建在郊區。
“地鐵不是已經開始建設了嗎?先生,除去地鐵之外,還有公交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共交通工具是人們的首選,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未來,我想北方會成為全中國最先普及汽車的地區,”
趙國利指著不遠處的一輛汽車說道,
“前幾天,我看到公司對收購工廠的改造計劃,根據公司的計劃,諸如飛機廠、坦克廠以及拖拉機廠等工廠,都將進行軍轉民生產,且主要生產汽車,一但這些工廠完成改造,北方地區的汽車產量將超過100萬輛,而考慮到北方地區較高的收入,一個參加工廠僅三四個月的工人收入即能達到1200北方券,若是熟練工或者多面手工人可以掙到兩三千,甚至更多,這意味著,在北方,公務員、企業白領以及熟練工人的收入,不僅能令他們住上條件更好的房屋,還能夠讓他們的生活進入汽車時代……”
汽車時代!
趙國利的話讓管明棠先是一愣,接著眼前便是一亮,汽車工業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效應,他自然是再清楚不過,如果北方地區的家庭能夠普及汽車,等於給北方地區的工礦業、製造業以及服務業裝了一臺功率強盡的引擎,足以推動北方地區未來十幾二十年內的發展。這恐怕也是公司選擇將工廠改造為汽車製造廠的原因之一。
汽車進入家庭的同時,還將進一步刺激北方地區的公路交通,心下尋思著這一系列的好處,管明棠看著眼前的這片社群,他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似乎有些落伍了,或者說過於滿足了,而反觀其它人,他們所謀求的卻是更好的生活以及更好的未來。
“先生,北方的天氣與南方不同,在漫長的冬季,零下四五十度的環境裡,相比公共交通,人們更希望出行便利一些,較高的收入水平,加之汽車的自然需求,先生,我相信,別說社群距離市中心只有四至五公里,即便是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只要道路條件良好,在車輪下,這一距離就不再有任何問題……”
更高的工資、更高的福利以及更好的生活條件,這是北方軍管區為吸引內地人移民,而此時趙國利的話,卻讓管明棠看到的是根本性的變革,甚至就連眼前的這片在森林中建起的社群,也不再是簡單的社群,而是一個小市鎮,這裡甚至將掀起一場革命——城市郊區化的革命,一種全新的、更好更完美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無聲息中於北方地區踏上征程。
“國利,”
認真的看著趙國利,管明棠語氣親切的說道。
“今天你給我上了一課啊!”
先生的誇獎讓趙國利的臉色微微一紅,他連忙開口解釋道。
“先生,這些並不是我想的,是,是我的中學同學,他在北方汽車工作,他很早以前就有這方面的想法,我只是借鑑,對,借鑑而已!”
第1239章 戰敗國公民
烏拉爾工業區,在1942年之前是蘇俄東部地區僅有的工業區,在戰前像庫茲涅茨克冶金聯合公司等巨型企業已經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在德國入侵後,大量的東遷工廠,更是令這一地區形成了以烏拉爾的冶金業為基礎的國防工業,數家汽車製造廠、拖拉機廠以及兵工廠遷入此時,在蘇俄的抵抗崩潰前,這裡生產著蘇俄50%的坦克、50%的大炮和50%的彈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