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永遇樂、聲聲慢作業+青蒿素序(第2/6 頁)
李清照的詩詞,明清兩代的《漱玉詞》果然更難尋了。
【詩言志,詞為心。說到這裡,大家心中一定也有很多感慨吧!
那麼,除了常規背誦之外,我們這次的作業就是——請大家以“幼安,我想對你說”或“易安,我想對你說”為主題,寫一段文字,表達你對辛棄疾或者李清照的獨特的感受。
二者任選一位就可以了哦~
這堂課就講到這裡,請大家積極完成作業。喜歡的話一鍵三連,我是楚棠,我們下節課再見!】
水鏡結束,眾人沉默了一下,或多或少都鬆了口氣。一首《永遇樂》,一首《聲聲慢》,承載了兩宋幾乎一大半的歷史,其資訊量之大還需要他們進一步揣摩和吸收。尤其是宋朝,諸代皇帝和大臣簡直人人自危,油然而生一種緊迫感。
汴京。
趙匡胤深吸一口氣,撐著座椅站了起來,極為鄭重地點上了水鏡上的大拇指按鈕,發自內心地感謝這來之不易的機緣,隨後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就水鏡中提到的問題和文武大臣商議起來。
秦朝。
嬴政向李斯招了招手:“先前說的詔書可擬好了?”
優秀打工人李斯一秒t老闆的意思,知道對方問的是之前親口給辛棄疾頒下的詔令,連忙道:“已經擬好,陛下請看。”
說著,李斯從袖中拿出擬好的詔令呈與嬴政。嬴政接過端詳一番,鄭重地在左側印下印璽,點下水鏡上的“提交作業”,然後將詔令的文字一頁對準作業提交的區域。
只聽“嘀”的一聲,詔令上的內容原原本本出現在了水鏡上,帛書變成了白底,連古樸的秦篆也變成了後世常用的簡體字。
“便把這詔令當作此次的作業吧!”
李斯正再一次為螢幕上秦篆與簡體字的對應關係感到驚歎,聽到嬴政的話才回過神來,若有所思道:
“辛棄疾畢生所求唯君王一,光復河山,陛下以此詔令示他,恰可慰千載壯士心,陛下仁聖。”
其他人一聽也明白了自家陛下的用意,紛紛恭維。嬴政本人對此不置可否,愛才惜才是人君的本能,可惜宋朝的皇帝不做人,好好的國之肱骨要這麼折
磨,看得他一肚子氣。他們相距的時代太過遙遠,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寬慰忠良了。
嬴政鮮少有這樣感性的時刻。
漢朝。
劉邦用直白的語言給辛棄疾好一頓誇,其中夾雜著對宋朝皇帝與異族的若干辱罵,因為用詞太過難聽被系統判了好幾次違規,把這位高祖皇帝氣得吹鬍子瞪眼。
武帝朝。
劉徹也將自己為辛棄疾擬的詔令提交了上去。另一邊,少年霍去病咬著筆頭認認真真寫下自己想對辛棄疾說的話,為衛青也表達了對辛棄疾的敬佩與隱晦的同情,並衷心地祝願他可以馬踏中原手刃寇敵。
唐朝。
李杜王孟等諸位詩人也紛紛開始了自己的創作,或是次韻,或是直接詠歎。
皇宮裡,李世民毫無例外也發出了一篇詔令,順便還聲情並茂地寫下一篇賦,表達對辛棄疾的英雄相惜之情。而長孫皇后則將李清照作為自己的表述物件,一邊哭一遍寫。
武周。
武則天親自為李清照寫了一首詞,並流露出斯人若在,願求取卿為女官,與婉兒左右為輔之意;
上官婉兒則表示詩詞知交情在千古,希望她可以秉良志述辭章,又惋惜她亂世飄零半生孤苦,祝願她來生能在安平世。
不少女子也在作業裡表達了要向李清照學習的意思,從李清照的身上,她們也看到了女子名傳千古的可能,李清照的經歷故然讓她們同情,可她的才情、她的堅持也像一道光一樣照亮了她們,給予了她們沉沉夜幕下的一絲破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