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晉狄箕地之役(上)(第1/2 頁)
晉襄公懊悔萬分,他從先軫的暴怒中知道自己壞了先軫的大計。
“唉,寡人犯下此等大錯,難怪元帥生氣,以後諸事都應該先與元帥商議啊。”晉襄公心裡一直唸叨著。
只是他不知道,以後他與先軫商議的事將越來越少了!我們很快會講到。
晉國與秦國的崤山一役,徹底將晉秦之好給葬送了。
秦穆公痛定思痛,聽說孟明視等三人居然被晉國釋放歸國,大喜過望。
秦穆公非但沒有追究孟明視等人的責任,反而親自到黃河岸邊迎接,恢復孟明視等人的軍中的職位,然後迅速調整外交政策:與楚國結盟!
秦楚結盟對晉國來講是特大壞事,從此秦國不斷騷擾晉國,兩國開啟了長達數十年的戰爭模式。
而這一切,都是源於晉秦崤之戰。
崤之戰的始作俑者當然是先軫,先軫有著他一整套的戰略計劃:
最早是透過城濮之戰壓制了楚國,然後透過崤之戰消滅秦國有生力量,使秦國不敢東進。
晉國已經在中原確立起霸主地位,此時正是向北擴張的最佳時期。
晉國的周邊有著大大小小數十個北狄部落,晉國採取的策略是分化。
對有的部落採取聯姻、拉攏的手段,而對有的部落採取的是武力吞併。
在先軫的眼裡,秦國相當於晉國的一個後花園,絕對不能讓秦國坐大,待機會成熟,說不定一舉滅了秦國。
只是先軫沒想到,到後來,卻正是這個秦國,滅了所有的諸侯,包括晉國基礎上分化的韓趙魏三大強國!
此時晉襄公一邊收拾秦國,發動崤之戰,一邊繼續著處理國喪相關事項。
到公元前627年4月份,晉文公下葬,國喪暫告一段落。
晉文公自公元前628年12月薨,到第二年4月份下葬,正好符合“諸侯五月而葬”的禮制。
但晉國能夠做到一邊辦國喪,一邊取得崤之戰大捷,晉國的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接下來,按先軫的方略,晉國應該考慮北狄部落了。
北狄部落有很多,其中一支已經不需要晉國考慮先動手了。
這支北狄此次選擇掠奪的物件倒不是晉國,居然是齊國!
對北狄人來講,晉國大喪正是好機會,說明晉國不會在這個時候來找自己的麻煩。
齊國剛開始走向衰落,想當年齊桓公搞的那一套尊王攘夷讓這些戎狄蠻夷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此時不搞點報復行動實在對不起自己。
這裡,我們講講北狄那點事。
北狄並不是一個武裝,而是指很多狄人武裝。
據說,狄其實就是商代的鬼方部落。鬼方,又叫易國,是夏商時居於我國西北方的部落,是商帝國重點打擊的物件之一。
史料記載,當時鬼方所處的漠南地區多次發生大規模戰爭,這些戰爭都是由商王朝發動的討伐戰爭。
鬼方部落不斷被驅逐,有的甚至遷到了南西伯利亞東起貝加爾湖西至巴爾喀什湖一帶。
到了春秋時,西北的少數民族部落不再被稱作鬼方,而統一稱作戎。
相對於西戎,由於這些戎主要在西北,故記錄為北戎。
後來為了區別四方少數民族部落,史料的記載分別有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之稱。
所以,鬼方演進到春秋時期,應該算是北狄了。
北狄有許多部落,其中有一支部落,其族人喜好穿紅色衣服,故稱赤狄。
當年入侵中原,直接滅了邢國、衛國的那一支狄人便是赤狄,也稱赤翟。
另外還有長狄、白狄等,史料未見其得名之因,但極有可能是依據形體膚色來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