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性命論(第2/2 頁)
淺草陌稍稍消化了相關內容,溫言才接著道:\"故論性而不淪於空,命在其中矣;守母而復歸於樸,性在其中矣。是謂了命關於性地,是謂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也!\"
……
交流論道至此,也告一段落,一直在旁充當背景板的陰鷙男子只覺被落了面子,而二女也對他愛理不理的,遂只能悶悶不樂地找了個由頭離去了。
等他終於消失在眼簾,淺草陌才翻了個白眼,道:\"他呀,叫宮本更雲,是我們扶桑第一人宮本影忍一族的子弟。\"
說著,抿了抿嘴,神色有些複雜地道:\"其他的,我不說,想必溫言你也能看得出來了。\"
溫言自然能看得出來,正如此前舒眉所作的那首《浣溪沙》中描寫的那樣——許多身世不由衷……
這點上,極度強調奉獻的扶桑,其荼毒更勝新朝。
關於此,溫言作為一個外人,並不好過多置喙。好在,淺草陌本也就只是隨口一說,對於這樣的未來,她本也是早有所預料的。
到底,未來還沒來,一切究竟如何,或許還有或許……
略過了這個敏感的話題,淺草陌反而更快調整過來心態,繼續起了二人關於【性命】的交流。
在扶桑,很少有可以互相論道的場合,尤其是在下忍群體之中。得了這次的機會,淺草陌也是不容錯過,便繼續發問道:“溫言,你方才論性命則既明且盡了。但我還有疑問——敢問性之在人,果何物也?可得而見乎?”
聞道若飲醴泉,對於淺草陌這般高質量的問題,溫言亦是心中歡喜,思考後答道:\"性不可見,所以見則性也,於不可見而欲求其所以見,則性愈遠矣。何耶?\"
見淺草陌若有所思之態,溫言則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性之為物也,可以無心見,而不可以有心求——昔者老聖稱太樸以無名,黃帝索玄珠於罔象,古人之喻厥有深旨。\"
道音如綸,淺草陌雙目神光綻放:\"請言人之所以生也!\"
溫言微笑:\"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所謂性即無極也,所謂命即二五之精也。二者妙合,而人始生焉。\"
說著,溫言自身亦是陷入深思之中,好一會兒才道:\"……方其末生之前,則所謂無極者,混沌鴻蒙……\"
\"……何相何名?何音何緒?何臭何聲?及乎二五既凝,得一以靈,何思何為?何慮何營?……\"
一連串的問題,並不是對淺草陌說所發,而是溫言的自問自答——
是性之本體也,夫自情識開而本體鑿矣!
思緒至此,溫言的腦海中豁然浮現出張子的一句話——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
所謂情識,即氣質之性也。
所謂本體,即天地之性也。
又有經曰:\"復歸於樸,復歸於嬰兒,復歸於無極。\"
即善反也。
故修道之要,莫先於煉性。
性定而氣質安不足以累之,則本體見矣!
諸般疑惑統統消解,溫言只覺心中暢快,詩性激盪,有感而發,開口吟道——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
吟罷,才用一句話概括了今日交流論道的林總,曰——
是後天得先天而妙其用也!是之謂了命關於性也!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