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商不如戰(第2/2 頁)
人家房前屋後、地角旮旯處的養殖、種植、漁獵和副業生產,也劃拉進來。”
“那是貧苦人家,最後的一點收入和念想。不要鵪鶉嗉裡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
“更不要讓下面的莊園,每年進獻熊掌、野豬等,跟做工務農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小衙內知道姜老頭已經很肉疼了,決定見好就收。
“我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但人心難測。有些人真是有錢不還,甚至惡意拖欠地租。”艾萬谷還是不放心。
“我聽說南方有些地方,直接把派來要賬的地主管家打死。十幾年裡,一粒米都不交的極端事情。”
“只要你們不要刻意挑事,激化不必要的矛盾。遇到這種情況,我會殺一儆百。”
現代靈魂的小衙內,在現代社會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無恥老賴。人壞,是不分貧富貴賤的。
“兵兇戰危,你就這麼有把握出戰成功嗎?”虎妞的眼睛也紅了。
“我上有老孃,下有兩個妹妹,還有你肚子裡的孩子,我會小心的。”
此話一出,客廳裡一片尷尬。虎妞她爹,氣的更是拂袖而去。
第二天上午,尤賀氏和王將軍他們先返回榆林。
小衙內給老孃強調三點:一是把繳獲的金銀珠寶,留下必須的開支,剩下的全部獎勵給有功家丁和民兵。
不同於中原王朝皇帝的刻薄寡恩,歷史上很多優秀的少數民族領袖,確實對有功將領,包括投降的漢族人,賞賜非常豐厚。尤其是對底層士卒,與其畫大餅吹牛皮,都不如真金白銀管用。
小衙內還是耍了一個心眼,只讓老孃發金銀珠寶,其他銅錢銅器、糧食、布匹,甚至死馬肉都不再發放。
以前窮,只能用馬肉充做糧餉。現在家裡有銀子了,這些又是戰爭年代的重要物資,不能再隨便發放了。
而士卒們拿到金銀珠寶,就會想辦法消費。這能給榆林衛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能吸引很多外地商人入駐,對榆林今後的發展有好處。
戰爭比拼的,其實是對物資和人員的掌控度。對比到死都沒弄明白的崇禎,明太祖朱元璋最懂戰時經濟:“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其中高築牆是控制人口,廣積糧是泛指,收羅一切可以吃、可以用的物資。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明末榆林小衙內【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