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閹黨餘孽(第2/2 頁)
而被逮捕下獄的山西巡撫耿如杞、山西總兵張鴻功的家人。
守土有責,但擅自逃離駐地,被朝廷追究問責的文武官員。如已經退休,但按照《大明律》,必須堅守家鄉的原薊遼經略高第,正被氣頭上的崇禎收拾。他家的大公子,就想著能否買幾顆賤奴首級,幫幫自己老爹。
在小衙內的幕後指導下,會談在友好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一個賤奴腦殼兌換1000斤糧食、一個韃子腦殼值500斤糧食。公平公正,一視同仁,先到先得,售完為止。
滿蒙八旗各級官員的腦殼,連同他們的腰牌、甲冑和令旗,會盡快舉辦“拍賣會”。歡迎各位買家光臨競拍,挑選自己心儀的產品,自由競爭,價高者得。當然,必須用糧食充抵貨款。
有經濟學家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次饑荒,是因為缺糧導致的。
同理,只要抓住獲罪官員的痛點,趁著賤奴丟失大本營,轉移到其他地方搶掠物資的空檔期,大批糧食源源不斷的運進根據地。
“賤奴腦殼拍賣會”更是誇張,除了想假冒軍功,解救家人的官員家屬,一些賦閒在家,但渴望進步的鄉紳士子,也跑來湊熱鬧。
最讓小衙內感興趣的是,閹黨巨孽、三十歲就擔任大明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後被崇禎皇帝貶為平民,直到清朝才被起用的馮銓。
現存史料對他的評價非常差,但馮銓在“己巳之變”中,自掏腰包守備涿州,並率眾守護,安放在涿州的紅夷大炮,以防其被後金軍隊奪取。
就憑這一點,他已經比很多東林黨,還有當時在職的明朝官員強多了。
凡事都有兩面性,人也如此。對於這個河北地頭蛇,還熟悉大明官場的高階知識分子,小衙內肯定要網羅到麾下。
透過馮銓這個閹黨大佬,到死都沒有投降滿清的著名戲曲家阮大鋮、戰死沙場或者“全家死節”的李應薦、王大年、楊維垣、張道濬等,此時或被罷官、或被髮配充邊的閹黨餘孽,陸續加入榆林軍陣營。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明末榆林小衙內【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