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閹黨餘孽(第1/2 頁)
“那千金雖好,快樂難找,我瀟灑走過條條大道,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笑看紅塵人不老……”
崇禎三年大年初一,玉渡山根據地裡,春節聯歡晚會熱鬧非凡。剛剛虎口脫險的四萬多百姓,吃著馬肉餃子和松子板栗等乾果,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北京平原全是焦土和殺戮,燕山深處卻是祥和喜慶。這些人都是青壯年和工匠,老人和小孩已經被賤奴殺害了。為了活下去,他們在路上的速度自然不會慢。
裡面數量眾多的漂亮姑娘,自然有伶俐的戰兵,把自己的戰馬讓給她們騎乘,並耐心開導,勸說她們勇敢的活下去。受小衙內的宣傳和影響,將士們都不嫌棄這些女子。
榆林軍全面貫徹執行一妻多妾的政策,既能讓將士得到最好的照顧,緩解“戰場焦慮症”和思鄉情緒,還能避免強姦等惡性案件。
小衙內也要維護婦女權益,專門組建“半邊天協會”。一方面是讓女同胞們免受家庭暴力,還有正妻大婦的欺凌;另一方面給她們介紹合適的工作,儘量做到自食其力,也能為根據地做貢獻。首任半邊天協會的名譽主席,肯定是尤賀氏。
賤奴的戰馬驢騾,原本只召喚收攏兩萬多匹,沒想到牲畜習慣了合群,路上又有一萬六千多隻跑散的牛豬羊,甚至還有兩千多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自動加入進來。
新鮮出爐的“承德畜牧公司”,兼併重組賀氏兄弟的鹿群養殖場,在大年初二隆重開業。首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是千里尋夫來的侯玉惠。
歷史上,戰死在崇禎十六年,榆林保衛戰中的原山海關副總兵楊明、原定邊副總兵張發、原孤山副總兵王永祚三人,迅速開展人員甄別。
首先把裡面的賤奴阿哈,也就是伺候賤奴的奴隸,挑出罪大惡極者殺一儆百。他們留著金錢鼠尾辮的腦殼,還能冒充正牌賤奴,向朝廷報功領賞。
被抓的北直隸百姓中,凡是獻媚賤奴,或者有叛變投敵嫌疑的,統統扔進黑洞洞的銅礦井裡,勞動改造個三五年。剩下的根據特長,分配不同工作。
榆林工坊的產品,陸續也會在這裡生產,方便就近銷售。核心技術肯定是侯玉惠掌管,經過全體將官的一致贊同,小衙內擔任承德林業公司的董事長。
充當林業公司正副總經理的三位老將,竟然從長城一線的明軍寨堡,蒐羅來五千多個殘兵老卒,充當骨幹員工。
那些腐敗的明軍將領表示,不把礙眼的廢物攆跑,自己怎麼吃空餉呢?對了,要是朝廷點驗兵馬,三位老哥哥,一定要把人帶回來,走個過場充個數就行。
等賤奴退兵了,你們有伐木、種地、蓋房等工作,記得聯絡兄弟啊。我手下計程車卒,可以隨時租賃,價格好商量,都是生意嘛,不寒磣。
民以食為天,一下子增加了四萬多張嘴,榆林軍新任“後勤保障部部長”堂叔尤世勇,急得團團亂轉。
那個管殺不管埋的小衙內,回來後就躲在桑拿房裡,除了天天打炮播種,啥正經事都不幹。
他去找榆林軍“訓練總監”,王世欽將軍商量。人家兩手一攤,我可以拿賤奴腦殼,賣老臉繼續換些軍械甲冑回來,但糧食肯定搞不定。
其他將領,諸如賀氏兄弟,每天不是打獵,就是與漂亮女演員打野炮,連人影都找不見了。
至於侯玉惠,為了安心養胎,也不管夫君了,每天就陪著牛啊羊啊混日子。她倒是大方,把壟斷黑心生意,賺來的二十多萬兩白銀,都奉獻出來了。可烽火亂世,金銀珠寶賤如土,根本買不來糧食。
還是尤世威將軍,帶來幾位貴賓,解決了燃眉之急。
裡面有因為己巳之變,被逮捕下獄的,兵部尚書王洽的大管家;有勤王北京卻沒有糧食補給,導致士兵譁變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