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遊客守則》分析(下)(第2/2 頁)
那就是在進入之前好好留意一下,是否有這樣的人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需要警惕“朋友”的建議,就只能說明一種情況……
那就是,一旦跟著這個“朋友”去了,很有可就會有最嚴重的情況發生!
這也就意味著,你的這個“朋友”很可能在別人眼裡就是那個“戴著兔子耳飾的人”,你自己卻無法察覺。
同時也說明,當與你失散的“朋友”再度出現、並向你提出這樣的勸說之時,你也同樣受到了“汙染”!
結論:
1、警惕失散了一次以上的朋友。
2、人在受到“汙染”後,很可能就會變成“戴著兔子耳飾的人”!
……
到此為止,《遊客守則》上的十五條規則才算是全部分析完畢。
只不過,夏洛克六人都沒有停下,因為除了這十五條規則之外,《守則》上還寫著別的東西。
“細心”
是推理的最基本要素,也是他們六人最基本的能力。
因此,他們的目光又不約而同地回到了《遊客守則》的最上方,那個看似寒暄的“歡迎段落”:
【我們收錄世界上大部分動物,並保證為每一種動物都打造最適宜的環境。】
【在觀光遊覽時,務必遵守規則,以確保安全,否則後果自負。】
這看上去像是如同的介紹與提醒,但在六人眼中卻有著不一樣的意思。
“世界上大部分動物”,意味著動物園很大、種類也很多,卻唯獨對於“猿猴”、“兔子”、“大象”、“白獅子”有著特別的提醒。
難道說,“汙染”是僅僅限於這幾個動物園區的範圍之內?
這不見得,畢竟,無論在哪一個園區都有可能有人“離開人群”,變成“獨自一人”的狀態。
與此同時,對於“兔子血”的販賣,也並沒有特別劃定某一個飲料店,如果真的是指定範圍,這絕對是不應該。
而從地圖上看,飲料店也是遍佈整個動物園的,因此整個動物園都應該是在“汙染範圍”之內的,那麼單獨拿出這幾個動物來說,就值得思考一番。
“猿猴”、“兔子”、“大象”、“白獅子”,除了各自有各自的特殊情況外,或許在這個動物園中也有著其他的意義。
只是,這個“意義”到底是什麼,現在還並不清楚,應該要等找到更多的“規則”才能夠明白。
分析完動物,眾人又看向第二句被他們注意到的話語。
“後果自負”,看上去是在推脫責任,但從前面列出的那麼多條規則,以及“工作人員”的努力來看,眾人更多能看到的……
是一種無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