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的方向感(第1/6 頁)
國宴結束後,汪主席另外有事情,晚上則單獨安排了兩個小時和楊少宗重新討論下午的那幾個問題,這一次,楊少宗談的更為深入。
挾著世界經濟學家的桂冠,楊少宗此時談不上是肆無忌憚,至少也能暢所欲言,將他對整個宏觀經濟的長遠發展和很多細節性的想法都說了一遍。
他對中國經濟的建設理論還是很有特點的,那是就綜合平衡發展,多積糧,緩稱王,不一定要急於推進城市化程序,要增加大學教育和硬體基礎設施的投資,不能因為經濟發展了,國民生活水平改善了,就忽視黨內廉潔建設。
執政沒有任何問題,長期執政下去也不是問題,和新加坡不就是變相的長期執政嗎?
關鍵還是要廉潔高效。
政府想要廉潔,權力縮減是當務之急,否則,再高薪養廉也沒有用。
他的預測是如果任由國家壟斷經濟發展下去,壟斷國企的浪費和貪汙會更可怕,比公務員貪汙浪費還厲害,所以,壟斷經濟主義這條路不能走,地方集權這條路也不能走的很徹底。
讓自由市場經濟發展下去,用市場的自由體制去運轉,要讓最好的人才都去按照市場機會去自行分配,政府在宏觀調控要適度。
完全任由自由市場發展是不合適的,特別是房地產,政府的宏觀調控必須緊縮。
對於基礎建設,特別是物流這一塊,政府的任務很簡單,竭盡所能要將物流成本降下去。
歸根結底,在中國的教育和高科技產業發展起來,在中國的高科技人才集中成長起來之前,中國經濟的唯一優勢就是勞動力低廉。
勞動力低廉的特徵就是薪水低,靠低薪水去和外國企業競爭。
中國人有句古話叫不患窮,唯患不均,窮不是問題,就怕公務員、壟斷國企員工和事業單位的收入高,貪汙多,浪費大,那就會有大問題了。
所以,公務員越少越好,壟斷國企越少越好,事業單位越少越好。
國家建設慢一點,gd發展的慢一點都不要緊,關鍵是步伐要堅定,一步步的走下去,不能亂,不能過快過熱,要做到綜合性的平衡發展,要在各個方面一起向前發展。
他首先就不贊成唯經濟論,軍事、教育、社會福利整個體系都不起來,光是發展經濟,最終的下場不會比泰國好多少。
在農村經濟政策上,他建議逐步減免農業稅,政府稅收少沒有關係,更多的將空間放給自由資本即可,私立教育可以搞,私立醫院可以搞,不要用政府的錢去搞高階教育和高階醫療服務。
他建議是透過聯合社的方式重新發展土地集中經營的模式,要逐步讓市場自由進行城市化,不能為了gd去加快,哪個學者說是要推進城市化來發展gd,這個學者就有問題,至少看問題太簡單,太簡陋。
土地承包權的轉讓、租借可以搞,甚至是必須搞,先從租借開始,讓農民自由調節。
他也不贊成集中一切財力發展東部。
他的邏輯很簡單,東部發展過快,收入必然要增加,全國收入差距還會進一步擴大,物價上漲,一部分人買得起,大部分人買不起,這叫什麼社會主義,這叫什麼和諧發展?
如果全國大範圍增加收入開支,收入漲了,在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沒有發展起來之前,中國靠什麼來維持就業率和經濟增長?
所以,中央在政策上一定要均衡,還是他的那一套思想,均衡發展,不要追求速度,有錢的省就少投入一點,沒有錢的省就多投入一點,每個都是親兒子,不要有任何的偏向。
不要去搞什麼龍頭經濟,龍頭多了,中央的控制力就弱了,地方就敢和中央叫板。
如果物流成本低,在中部建廠靠近原材料產地,實際出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