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自立更生的兩小美女(第2/4 頁)
跳動著的脈搏的能力。需要演員不斷地看遍世間百態,無論是最豪華的庭院,還是最低陋的城鄉結合部。
即便是專攻所謂“幻想題材”的演員,也應該如所有演員一樣,多讀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多讀讀經典。
拋開劇集質量不談,劇集因為流量明星而引發的爭議同樣不少。番位之爭已經司空見慣,甚至衍生出限定新詞“領銜男/女主演”。
這裡的“流量明星”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透過一部作品而走紅,如楊小狐、劉思思、楊陽等85生花;
另一類則是以偶像身份出道,而後又轉型為演員的明星,包括在韓國成團後又迴歸的鹿含、黃子濤,以及內地開啟101時代後出道的偶像等等。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擁有龐大而紀律嚴明的粉絲群體。媒體人康堤曾指出,一個人踏入粉圈,無關意願,也無關其是否特殊,只要你擁有了流量,就必然會進入粉絲邏輯裡,進而引起粉圈的爭議,這是必然現象。
流量劇越來越成為“粉絲限定”,在飯圈和路人盤中間建起一道高牆,並形成了兩個風向完全不同的輿論場,而這麼多年以來,能夠突破這道屏障的作品少之又少。發展至今,這更像是一場明星、粉絲、劇方和平臺的“合謀”:平臺和劇方都需要流量明星來支撐資料,但並不成熟的劇集工業,未必有能力承載流量明星和粉絲的能量。而在流量明星只能選擇拍劇的情況下,有限的選擇裡反而有可能給自己的人設“減分”。
或許將問題不能簡單地歸咎於某一方,更重要的事在於:內容為什麼被“流量”綁架了?
流量劇的喧囂與沉默
飯圈早就意識到藝人作品熱度和口碑的重要性,一旦有新劇播出,會第一時間刷播放量、奔赴豆瓣打上五星好評。
粉絲明白的事情,“黑子”和“對家水軍”也同樣明白,所以負面一星短評也隨之而來,即使是沒有原作小說問世的,也能像批評其他大ip一樣在評論區說上一句“不符合原作”。
豆瓣評分是當今國產劇最權威的評分體系,當評分受到多方衝擊、平臺淪為“粉黑戰場”時,觀眾將很難在沒有看劇的前提下,從豆瓣評分中大概估量出一部劇的質量——畢竟觀眾的時間有限,可選擇的劇集太多,直接從劇集kol獲得評價評價似乎又不夠“全面”。
他們在微博直接搜尋劇名也得不到答案,劇名的因為相關搜尋結果會被流量粉絲刷出的資料微博和好評佔滿。
甚至,就算觀眾想要客觀評價一部戲的製作和劇情,一旦劇集有流量明星參演,最終輸出的內容便總是繞不開流量的演技話題。
即使有使用者想客觀評價劇情,但微博等平臺的討論也會最大程度地偏離劇集本身,反而將重點放在流量明星身上。
久而久之,部分觀眾出現了類似“一刀切”的選擇心理,即有流量明星參演的劇,可以直接放棄。
採用流量明星演戲的影響,不止發生劇集生產後端的營銷層,在專案籌備前期和執行的過程中,流量明星們同樣可能“影響全域性”。
在選角時,片方和平臺因為招商、資料等現實問題,會形成重視熱度、用流量演戲的惡性迴圈。而流量明星進組,意味著劇組需要支付高額的演員片酬,片方的製作成本和平臺採購成本水漲船高增加,很容易壓縮劇本等方面的支出。
早在2017年,網路視聽節目協會等行業組織就聯合發表過意見,提出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由於劇方需要依賴流量明星的熱度,那麼當流量明星進組後,劇組的話語權會在一定程度上讓渡給流量明星。
“在行程編排上,比如劇組今天要轉場,要拍很多,但這個流量今天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