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2/3 頁)
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每個文化傳統中都有其關於戰爭的信條,其中有些是西歐各國所共具,儘管各有些特點。諸如,號召全力進行戰爭的動員方式,區域性失敗時如何堅定信心,戰死和投降者的某種穩定比率,對戰俘的某些行動規則等等,這些在西歐國家的戰爭中都是可以預料的,因為這些國家同屬一個文化大傳統,包括戰爭在內。
日本人與西方人在戰爭慣例上的一切差異,都是瞭解他們的人生觀以及對人的全部責任的看法的資料。我們的目的在於對日本的文化及行為進行系統的研究,至於那些與不符合我們的信條的東西在軍事上是否重要,我們不必管它。他們的每一個行為都可能很重要,因為他們提出了與日本人性格有關的許多問題需要我們解答。
日本為其戰爭的正義性進行辯護的那些前提與美國的恰恰相反。日本衡量國際形勢的觀點與我們也不同。美國把戰爭的起因歸之於軸心國的侵略。日本、義大利、德意志三國以征服的行動非法地破壞了國際和平。軸心國所佔領的地方,不論是滿洲國、衣索比亞還是波蘭,都證明他們推行的是壓迫弱小民族的罪惡方針。他們踐踏了&ldo;自己生存也讓別人生存&rdo;,或者至少是侵犯了對自由企業&ldo;開放門戶&rdo;的國際準則。日本對戰爭原因則有另外的看法。他們認為,只要各國擁有絕對主權,世界上的無政府狀態就不會結束。日本必須為建立等級秩序而戰鬥。當然,這一秩序的領導只能是日本,因為只有日本是唯一的真心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等級制的國家,也最瞭解&ldo;各得其所&rdo;的必要性。日本在國內實現了統一和和平,平定了叛亂,建築了公路、電力、鋼鐵產業。據官方公佈的數字,日本的青少年中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五都受到公共學校的教育。因此,它應該幫助落後的兄弟之邦一一中國。&ldo;大東亞&rdo;諸國是同一人種,日本應當首先將美國,其次是英國、俄國,從世界的這一區域內驅逐出去,使之&ldo;各得其所&rdo;。萬國均應在國際等級結構中確定其位置,才能形成統一的世界。在下一章中,我們將探討這種受到高度評價的等級制在日本文化中所具有的含義。這是日本民族創造出來的、最符合其口味的幻想。但對日本來講,最大的不幸就在於那些被日本佔領的國家,並沒用同樣的觀點來看待這一理想。儘管如此,即使是在戰敗後,日本也還不認為應該從道德上排斥&ldo;大東亞&rdo;這一理想。另外,在日本人戰俘中,連最不好戰的人,也很少指責日本對大陸和西南太平洋地區所懷抱的目的。今後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裡,日本必將保持它某些固有的態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對等級制的信仰和信賴。這一點與我們熱愛平等的美國人,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我們卻必須瞭解等級制對日本意味著什麼,有什麼好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