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ldo;行仁義&rdo;,還有另外一種&ldo;法律範圍以外&rdo;的含意,即是在地痞流氓之間通用的道德標準。德川時代,那些以殺人越貨為生的惡棍(武土佩雙刀,十分威武,而無賴則只佩單刀),就是這樣&ldo;行仁義&rdo;的。一個惡棍如果向另一個不屬於自己同夥的惡棍請求窩藏,後者為避免前者同夥將來尋釁報復,便把他藏了起來,這就是&ldo;行仁義&rdo;。在現代用法中,&ldo;行仁義&rdo;的地位更加低下,常在議及應受懲罰的不良行為時使用。日本報界寫道:&ldo;下等勞工至今仍在行什麼仁義。對此,必須加以嚴懲。警察應對此嚴加取締,禁止那些至今仍盛行於日本各個角落裡的仁義。&rdo;毫無疑義,這裡所指的就是那種流氓、黑幫社會中盛行的&ldo;強盜的榮譽&rdo;。尤其是現代日本的那些小規模的工頭,他們象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美國碼頭上的義大利籍工頭padrone那樣,與一些不熟練的工人訂立非法契約,承包工程,從中揩油。這些在日本也被稱作&ldo;行仁義&rdo;。中國的&ldo;仁&rdo;的概念,在此已被貶抑得無以復加了。(日本人在位用&ldo;知仁&rdo;一詞時,與中國的用法多少相近。佛教勸人&ldo;知仁&rdo;,意即慈悲。但正如日本辭典所說:&ldo;知仁,與其說是指行為,毋寧是指理想的人&rdo;。)日本人就是這樣全部篡改並貶抑中國體系中最重要的德目的,而且沒有其他足以代替&ldo;仁&rdo;來制約&ldo;義務&rdo;的德目。從而,孝道在日本就成了必須履行的義務,甚至包括寬看父母的惡行或無德。只有在與對天皇的義務衝突時可以廢除孝道,此外,無論父母是否值得尊敬,是否破壞自己的幸福,都不能不奉行孝道。
日本現代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母親經營著一家規模頗為可觀的餐館,手頭亦很富裕。她的兒子是個鄉村學校教師,已經成了家。有一年,農村大災,一對農民父母,為了挽救一家人的性命,想把正在上學的女兒賣到妓院去。這位教師為救自己的學生,向村人籌集了一筆款子替她贖身。然而,這位教師的母親卻把這筆錢從兒子那裡偷走。兒子知道錢是母親偷的,卻不得不自己承擔懲罰。他的妻子發覺了真相,寫下了遺書,說丟錢的責任全在自己,然後懷抱嬰兒投河自盡。事件宣揚出去後,母親在這一悲劇中應負的責任卻無人過問。兒子在盡了孝道之後,隻身前往北海道,磨鍊自己的人格,以求日後堅強地經受同類考驗。這位兒子是個品德卓絕的英雄。我這個美國人認為,悲劇的全部責任者顯然是那個偷錢的母親。然而,我的那位日本朋友卻強烈反對我這種美國式判斷。他說,孝道常常會與其它道德發生衝突。如果電影中的主人公稍微聰明一點,也許能找到一條無損於自尊心的調和辦法。但是,他如果為此而譴責母親,哪怕只是在心裡譴責,他的自尊心是不可能不受損害的。
青年人結完婚就背上了沉重的孝道義務,小說或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是這樣的例子。除了少數&ldo;摩登&rdo;人物之外,一般良家子弟的婚姻物件都要由父母透過媒人來選擇。關心挑選一個好媳婦的,不是兒子本人,而是他的家庭。其原因不僅是涉及金錢,主要是因為那媳婦將載入家譜,生出男孩,傳宗接代。一般慣例是媒人安排一次彷彿偶然的機會,讓年輕的男女主角在各自父母的陪同下見面。但並不交談。有時父母會為兒子安排一樁有利益的婚姻,女方父母可得錢財;男方則可與名門望族聯姻。也有男方父母看中姑娘人品的。善良的兒子必須報答父母之 恩,不能違抗父母之命,結婚以後,報恩義務仍然繼續。如果他是長子,則要繼承家業,和父母一起生活。如所周知,婆婆總是不喜歡媳婦的,她總要挑